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山地植物区系物种多样性格局的数学模型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17页
        1.2.1 植物区系与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第12-15页
        1.2.2 海拔梯度与植物多样性格局第15页
        1.2.3 能量梯度与植物多样性格局第15-17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7-20页
        1.3.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3.2 创新点第18-19页
        1.3.3 任务流程图第19-20页
第2章 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第20-29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20-24页
        2.1.1 亚热带文山自然保护区第20-22页
        2.1.2 暖温带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第22页
        2.1.3 中温带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第22-24页
    2.2 数据收集与处理第24-27页
        2.2.1 气候与物种数据收集第24-25页
        2.2.2 海拔与能量梯度计算第25-27页
    2.3 统计分析方法第27-29页
第3章 海拔梯度与山地植物区系物种多样性格局第29-48页
    3.1 海拔梯度与亚热带山地植物区系物种多样性格局第29-33页
    3.2 海拔梯度与暖温带山地植物区系物种多样性格局第33-38页
    3.3 海拔梯度与中温带山地植物区系物种多样性格局第38-43页
    3.4 讨论第43-46页
    3.5 小结第46-48页
第4章 能量梯度与山地植物区系物种多样性格局第48-72页
    4.1 能量梯度与亚热带山地植物区系物种多样性格局第48-55页
    4.2 能量梯度与暖温带山地植物区系物种多样性格局第55-60页
    4.3 能量梯度与中温带山地植物区系物种多样性格局第60-67页
    4.4 讨论第67-70页
    4.5 小结第70-72页
第5章 结论第72-75页
第6章 问题与展望第75-77页
    6.1 问题第75页
    6.2 展望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2页
附录第82-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84-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乳酸菌素片制备技术研究
下一篇:饲用枯草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发酵豆粕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