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模型的含义及研究意义 | 第14-24页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模型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20页 |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界定 | 第14-16页 |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界定 | 第16-19页 |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模型的界定 | 第19-20页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模型的研究意义 | 第20-24页 |
(一)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 第21页 |
(二)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角 | 第21-22页 |
(三)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第22-24页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模型的设计与构建 | 第24-48页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模型的框架设计 | 第24-28页 |
(一) 政治素质系统 | 第24-25页 |
(二) 人格魅力素质系统 | 第25页 |
(三) 综合知识素质系统 | 第25-26页 |
(四) 能力素质系统 | 第26-27页 |
(五) 身心素质系统 | 第27-28页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模型的构建 | 第28-48页 |
(一)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模型的思路 | 第28-29页 |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模型构建的依据 | 第29-31页 |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模型构建的具体流程 | 第31-48页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素质模型的运用 | 第48-58页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模型运用前的准备 | 第48-51页 |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模型运用主体的确认 | 第48-50页 |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模型的运用要求 | 第50-51页 |
二、素质模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中的运用 | 第51-58页 |
(一) 素质模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评价和招聘中的运用 | 第51-52页 |
(二) 素质模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和培训中的运用 | 第52-54页 |
(三) 素质模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中的运用 | 第54-58页 |
结束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