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绪论 | 第9-13页 |
| (一)问题的缘起 | 第9-10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三)研究现状以及创新点 | 第11-13页 |
| 一、法学家与法学家角色 | 第13-17页 |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 (二)法学家角色 | 第14-17页 |
| 二、法学家社会角色的分析 | 第17-24页 |
| (一)精神病抗辩争议始末 | 第17-19页 |
| (二)精神病抗辩执法/司法环境的分析 | 第19-21页 |
| (三)精神病抗辩争议所引发的思考 | 第21页 |
| (四)社会角色失效的原因分析 | 第21-24页 |
| 三、转型中国的法学家角色定位分析 | 第24-32页 |
| (一)角色理论视角的分析 | 第25-28页 |
| (二)场域理论视角的分析 | 第28-29页 |
| (三)转型中国法学家的角色重构 | 第29-32页 |
| 四、反思与问题 | 第32-35页 |
| (一)法学家面临的社会转型困境 | 第32-34页 |
| (二)可能陷入的误区 | 第34-35页 |
| 结论 | 第35-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