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i)的固体发酵及分生孢子活力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4页
   ·莱氏野村菌的分类第12-13页
   ·莱氏野村菌侵染机制与过程第13-16页
     ·附着第13-14页
     ·萌发第14页
     ·侵入第14-15页
     ·繁殖第15-16页
   ·莱氏野村菌的发酵生产第16-18页
     ·液体发酵第16页
     ·固体发酵第16-17页
     ·两相发酵第17-18页
   ·莱氏野村菌剂型的开发第18-20页
     ·油剂第18页
     ·颗粒剂第18-19页
     ·可湿性粉剂第19页
     ·粉剂第19页
     ·乳悬剂第19页
     ·微胶囊第19页
     ·混合剂第19-20页
     ·干菌丝制剂第20页
   ·莱氏野村菌流行病学的研究第20-22页
     ·寄主昆虫第20-21页
     ·病原真菌第21页
     ·环境因子第21-22页
   ·莱氏野村菌的应用第22-24页
第二章 引言第24-27页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24-26页
   ·技术路线第26-27页
第三章 莱氏野村菌Cq菌株固体发酵与产孢条件优化第27-37页
   ·材料与方法第27-30页
     ·实验材料第27页
     ·实验方法第27-30页
   ·结果与分析第30-35页
     ·补充氮源对莱氏野村菌产孢的影响第30-31页
     ·米料装量对莱氏野村菌产孢的影响第31-32页
     ·硝酸钾添加量对莱氏野村菌产孢的影响第32-33页
     ·补充水量对莱氏野村菌产孢的影响第33-34页
     ·培养形态第34页
     ·培养皿装料与聚丙烯酞胺塑料袋装料对莱氏野村菌产孢的影响第34-35页
   ·讨论第35-37页
第四章 莱氏野村菌Cq菌株固体发酵分生孢子的毒力研究第37-42页
   ·材料与方法第37页
     ·材料第37页
     ·毒力测定方法第37页
     ·数据处理第37页
   ·结果与分析第37-41页
     ·感染家蚕血液镜检第37-38页
     ·感染家蚕外部形态观察第38-39页
     ·莱氏野村菌感染家蚕的死亡率第39-41页
   ·讨论第41-42页
第五章 莱氏野村菌Cq菌株在土壤中的宿存动态与毒力变化第42-49页
   ·材料与方法第42-44页
     ·实验材料第42页
     ·试验方法第42-43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43-44页
   ·结果与分析第44-47页
     ·莱氏野村菌在土壤中宿存的数量动态第44-45页
     ·土壤中莱氏野村菌宿存时间与毒力的变化第45-46页
     ·莱氏野村菌土壤分离株的毒力第46-47页
   ·讨论第47-49页
第六章 结论第49-51页
   ·莱氏野村菌固体发酵与产孢条件优化第49页
   ·固体发酵分生孢子对家蚕的毒力研究第49页
   ·莱氏野村菌在土壤中的宿存动态与毒力变化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发表论文、专利及参研课题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氰戊菊酯残留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
下一篇:QuEChERS-GC/MS快速检测柑橘农药多残留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