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中小学生语法编码计划单元的差异及其对言语流畅性的作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文献综述第8-16页
    1.1 基本概念第8-10页
        1.1.1 语法编码的计划单元第8-9页
        1.1.2 言语流畅性第9-10页
    1.2 语法编码计划单元的相关研究第10-13页
        1.2.1 恰当语法编码计划单元大小的相关研究第10-13页
        1.2.2 对计划单元大小的可变性的相关研究第13页
    1.3 关于言语产生发展趋势与言语流畅性的相关研究第13-15页
    1.4 问题提出以及研究假设第15-16页
        1.4.1 问题提出第15-16页
        1.4.2 研究假设第16页
2 研究方法第16-20页
    2.1 研究对象第16页
    2.2 实验材料第16-17页
    2.3 实验仪器第17-18页
    2.4 实验设计第18-20页
        2.4.1 实验设计方案第18页
        2.4.2 实验方法第18-20页
    2.5 实验程序第20页
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20-39页
    3.1 数据处理第20-21页
    3.2 对句式因素的分析第21-22页
    3.3 小学生实验结果第22-30页
        3.3.1 对语义效应的分析第22-26页
        3.3.2 对小学生言语流畅性的分析第26-29页
            3.3.2.1 对小学生口语句子表达流畅性的分析第27-29页
            3.3.2.2 对小学生单个图片命名差异的分析第29页
        3.3.3 对小学生数据的整体分析第29-30页
    3.4 中学生实验结果第30-38页
        3.4.1 对语义效应的分析第30-34页
        3.4.2 对中学生言语流畅性的分析第34-37页
            3.4.2.1 对中学生口语句子表达流畅性的分析第34-37页
            3.4.2.2 对中学生单个图片命名差异的分析第37页
        3.4.3 对中学生数据的整体分析第37-38页
    3.5 中小学生数据间的差异比较第38-39页
        3.5.1 中小学生口语句子表达间的差异比较第38页
        3.5.2 中小学生单个图片命名之间的差异比较第38-39页
        3.5.3 对中小学生间差异的整体分析第39页
4 总讨论第39-40页
5 结论第40-42页
    5.1 研究结论第40-41页
    5.2 理论贡献与应用启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附录第45-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的模仿创新研究--以淘宝模仿易趣为例
下一篇:移动互联网与湖南文化产业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