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5页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1.2 二道河子铅锌矿床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 论文选题及意义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17-19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9-25页 |
2.1 区域地层 | 第19-22页 |
2.1.1 古元古界兴华渡口群(Pt_1X) | 第20页 |
2.1.2 古生界下石炭统莫尔根河组(C_1m) | 第20页 |
2.1.3 中生界 | 第20-22页 |
2.1.4 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h~(pal)) | 第22页 |
2.2 区域侵入岩 | 第22页 |
2.3 区域构造 | 第22-24页 |
2.3.1 断裂构造 | 第23页 |
2.3.2 褶皱构造 | 第23-24页 |
2.4 区域矿产 | 第24-25页 |
第3章 矿区与矿床地质特征 | 第25-33页 |
3.1 矿区地质特征 | 第25-26页 |
3.2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6-33页 |
3.2.1 矿体特征 | 第27-29页 |
3.2.2 矿石矿物 | 第29-30页 |
3.2.3 矿石组构 | 第30-31页 |
3.2.4 围岩蚀变及矿化阶段 | 第31-33页 |
第4章 赋矿围岩地质、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第33-48页 |
4.1 火山岩岩相学特征 | 第33-34页 |
4.2 LA-ICP-MS锆石U-Pb定年 | 第34-38页 |
4.2.1 测试方法 | 第34页 |
4.2.2 测试结果 | 第34-38页 |
4.3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38-44页 |
4.3.1 主量元素 | 第38-40页 |
4.3.2 稀土、微量元素 | 第40-44页 |
4.4 火山岩成矿元素 | 第44-46页 |
4.5 Sr、Nd同位素 | 第46-48页 |
第5章 成矿流体研究 | 第48-52页 |
5.1 样品的采集、制备与研究方法 | 第48页 |
5.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 第48-49页 |
5.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第49-51页 |
5.4 压力和深度估算 | 第51页 |
5.5 成矿流体特征及演化 | 第51-52页 |
第6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地质背景 | 第52-62页 |
6.1 火山作用与成矿作用 | 第52-58页 |
6.1.1 成岩时代 | 第52页 |
6.1.2 岩石成因 | 第52-56页 |
6.1.3 成矿物质来源 | 第56-57页 |
6.1.4 成矿物质来源及其与火山作用的关系 | 第57-58页 |
6.2 区域成岩成矿作用 | 第58-59页 |
6.3 矿床成因 | 第59-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