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天然气储存与运输论文--油气输送与运输论文--管道输送论文

复杂管网运行参数数据采集与处理装置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0-15页
        1.1.1 管道泄漏检测技术背景第11-12页
        1.1.2 国外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发展现状第12-14页
        1.1.3 国内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发展现状第14页
        1.1.4 便携式泄漏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发展现状第14-15页
    1.2 盲源分离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第15-16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1.3.1 整体目标第16页
        1.3.2 硬件设计与软件调试第16页
        1.3.3 数据处理第16-18页
第2章 复杂管网运行参数数据采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18-30页
    2.1 系统需求分析第18-19页
        2.1.1 系统功能与技术指标第18页
        2.1.2 软件设计需求第18-19页
        2.1.3 硬件设计需求第19页
    2.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第19-21页
        2.2.1 系统的设计原则第19-20页
        2.2.2 系统的总体框架第20-21页
    2.3 系统的检测方法与流程设计第21-24页
        2.3.1 系统的检测定位方法第21-22页
        2.3.2 系统的检测流程第22-24页
    2.4 便携检测装置的设计第24-29页
        2.4.1 硬件设计方案第24-28页
        2.4.2 软件设计方案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复杂管网运行参数数据采集装置的硬件设计第30-48页
    3.1 TMS320F28335主芯片第30页
    3.2 系统外围电路硬件设计第30-41页
        3.2.1 F28335供电模块第31-32页
        3.2.2 时钟模块第32-33页
        3.2.3 片内A/D转换参考电压模块第33-34页
        3.2.4 通讯接口电路设计第34-41页
    3.3 功能模块硬件设计第41-42页
        3.3.1 GPS校时定位模块第41页
        3.3.2 GPRS无线网络数据传输模块第41-42页
    3.4 采集控制系统PCB板的布局与布线第42-47页
        3.4.1 Altium Designer平台第42页
        3.4.2 原理图绘制第42-44页
        3.4.3 PCB板的布局第44-45页
        3.4.4 PCB板的布线第45-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复杂管网运行参数数据采集装置的软件设计第48-60页
    4.1 系统底层程序第48-49页
    4.2 通讯协议程序编写第49-57页
        4.2.1 异步SCI串口通讯第49-50页
        4.2.2 GPS信息时间数据提取第50-53页
        4.2.3 TCP/IP网络通讯协议第53-57页
    4.3 GPRS无线数据传输程序第57-58页
    4.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5章 基于盲源分离算法的FIR数字滤波第60-78页
    5.1 盲源分离算法第60-68页
        5.1.1 BSS数学模型第60-61页
        5.1.2 Pearson-ICA算法第61-64页
        5.1.3 Pearson-ICA的MATLAB仿真与分析第64-68页
    5.2 FIR滤波第68-76页
        5.2.1 FIR数字滤波器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第68-72页
        5.2.2 MATLAB实现FIR滤波器仿真与验证第72-76页
        5.2.3 DSP中FIR滤波的硬件实现与验证第76页
    5.3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8-82页
    6.1 全文总结第78页
    6.2 系统的改进与展望第78-82页
        6.2.1 管网信号的复杂性体现第78-79页
        6.2.2 程控增益放大器第79-82页
参考文献第82-88页
致谢第88-90页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情况第90-91页
附录(程序页)第91-131页
附录(图页)第131-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静态光散射法的高聚物分子量测量技术研究
下一篇:双室型煤矿乏风预热催化氧化装置试验及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