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前言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临床资料 | 第12-14页 |
| 1 病例收集 | 第12页 |
| 2 诊断标准 | 第12页 |
| 3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分类 | 第12-13页 |
| 4 纳入及排除标准 | 第13-14页 |
| 4.1 纳入标准 | 第13页 |
| 4.2 排除标准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1 中医证素辨证 | 第14页 |
| 1.1 中医四诊资料采集量表 | 第14页 |
| 1.2 四诊资料采集 | 第14页 |
| 1.3 证素积分的计算方法 | 第14页 |
| 2 统计方法 | 第14-15页 |
| 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14页 |
| 2.2 基线数据比较 | 第14-15页 |
| 第三章 结果 | 第15-28页 |
| 1 一般情况资料 | 第15-16页 |
| 1.1 年龄 | 第15页 |
| 1.2 Genant的半定量法(1993)分类 | 第15-16页 |
| 2 症候学分布情况 | 第16-21页 |
| 2.1 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主要症状分布情况 | 第16-17页 |
| 2.2 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主要体征频率分布情况 | 第17-21页 |
| 3 证素分布情况 | 第21-26页 |
| 3.1 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证素分布情况及积分比较 | 第21-24页 |
| 3.2 不同年龄组的证素积分等级分布 | 第24-25页 |
| 3.3 Genant的半定量法(1993)分类的证素积分等级分布 | 第25-26页 |
| 4 证型分布情况 | 第26-28页 |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第28-33页 |
| 1 年龄 | 第28页 |
| 2 症候学 | 第28页 |
| 2.1 临床表现 | 第28页 |
| 2.2 中医舌脉象 | 第28页 |
| 3 10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病位证素特点 | 第28-29页 |
| 4 10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病性证素特点 | 第29-30页 |
| 4.1 实证病性证素 | 第29页 |
| 4.2 虚证病性证素 | 第29-30页 |
| 5 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证素特点受多种因素影响 | 第30-31页 |
| 5.1 不同年龄 | 第30页 |
| 5.2 Genant半定量法分型 | 第30-31页 |
| 6 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证型分布情况 | 第31页 |
| 7 创新、不足与展望 | 第31-33页 |
| 7.1 创新之处 | 第31页 |
| 7.2 不足之处 | 第31-32页 |
| 7.3 未来工作展望 | 第32-33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 致谢 | 第36-37页 |
| 附录 | 第37-44页 |
| 文献综述 | 第44-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作者简历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