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ternet的家电智能控制系统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7页 |
1.1 开发背景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3 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第2章 家电智能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 第17-24页 |
2.1 系统概述 | 第17页 |
2.2 系统目标和解决的问题 | 第17-20页 |
2.2.1 Zigbee简介 | 第17-20页 |
2.3 功能需求 | 第20-23页 |
2.4 非功能需求 | 第23-24页 |
第3章 系统整体架构和家电设备无线子网的设计 | 第24-40页 |
3.1 系统整体架构模型设计 | 第24-25页 |
3.2 家电设备无线子网的设计 | 第25-32页 |
3.2.1 无线子网的架构设计 | 第25-26页 |
3.2.2 无线子网的拓扑结构 | 第26-27页 |
3.2.3 无线子网络嵌入式处理器的选择 | 第27-28页 |
3.2.4 OSAL应用到家电控制系统的详述 | 第28-32页 |
3.3 无线子网的详细设计 | 第32-40页 |
3.3.1 协调器的设计 | 第32-35页 |
3.3.2 终端节点的设计 | 第35-39页 |
3.3.3 Zigbee节点类型的确定 | 第39-40页 |
第4章 服务端的设计 | 第40-61页 |
4.1 服务端架构模型设计 | 第40-42页 |
4.2 服务端的设计 | 第42-45页 |
4.2.1 服务端的控制平台的设计 | 第42-44页 |
4.2.2 管理平台与协调器的连接 | 第44页 |
4.2.3 安全性设计 | 第44-45页 |
4.3 服务端软件的详细设计 | 第45-57页 |
4.3.1 服务端软件操作系统的选择 | 第46页 |
4.3.2 服务端类图 | 第46-48页 |
4.3.3 Internet连接的实现 | 第48-51页 |
4.3.4 家电控制模块的设计 | 第51-57页 |
4.4 BP神经网络 | 第57-61页 |
4.4.1 网络层数的选择 | 第58-59页 |
4.4.2 输出层的神经元个数 | 第59-60页 |
4.4.3 神经网络的训练 | 第60-61页 |
第5章 家电智能控制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 第61-70页 |
5.1 服务端的实现 | 第61-62页 |
5.1.1 服务端管理平台的实现 | 第61-62页 |
5.2 无线子网的实现 | 第62-65页 |
5.2.1 网关节点的实现 | 第63页 |
5.2.2 开关量模拟量控制节点的实现 | 第63-64页 |
5.2.3 红外转发器的实现 | 第64-65页 |
5.3 测试 | 第65-70页 |
5.3.1 硬件测试 | 第65-66页 |
5.3.2 无线子网的软件测试 | 第66页 |
5.3.3 服务端测试 | 第66页 |
5.3.4 系统测试 | 第66-7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