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4-17页 |
第二章 多模GNSS接收机及RAIM研究 | 第17-48页 |
2.1 多模信号定位原理研究 | 第17-19页 |
2.1.1 单系统定位原理 | 第17-18页 |
2.1.2 建立GPS/BDS双模定位模型 | 第18-19页 |
2.2 单模与多模GNSS接收机异同分析 | 第19-35页 |
2.2.1 单模与多模GNSS接收机相同部分 | 第20-29页 |
2.2.1.1 相同的捕获通道结构 | 第20-22页 |
2.2.1.2 相同的跟踪通道结构 | 第22-29页 |
2.2.2 单模与多模GNSS接收机不同部分分析及兼容性研究 | 第29-35页 |
2.2.2.1 多信号多普勒遍历模块合并分析 | 第30页 |
2.2.2.2 载波合并处理和扩频码处理过程分析 | 第30-31页 |
2.2.2.3 电文帧结构的异同分析 | 第31-34页 |
2.2.2.4 系统时间转换和坐标系转换分析 | 第34-35页 |
2.3 用户端自主完好性监测研究 | 第35-47页 |
2.3.1 故障分析 | 第36-38页 |
2.3.1.1 星历误差 | 第36页 |
2.3.1.2 卫星时钟偏差及仿真模型 | 第36-37页 |
2.3.1.3 电离层和对流层误差及仿真模型 | 第37-38页 |
2.3.2 完好性监测模型及算法研究 | 第38-47页 |
2.3.2.1 多模RAIM算法模型建立 | 第40页 |
2.3.2.2 采用奇偶矢量法对模型进行分解 | 第40-42页 |
2.3.2.3 故障检测的统计量与检测判别方法 | 第42-43页 |
2.3.2.4 故障检测的可用性判断方法 | 第43-44页 |
2.3.2.5 故障识别统计量与判别方法分析 | 第44-46页 |
2.3.2.6 故障识别的可用性判断方法 | 第46-4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多模卫星信号处理研究 | 第48-61页 |
3.1 多模GNSS接收机系统总体架构 | 第48-49页 |
3.2 多信号多普勒遍历模块设计 | 第49-52页 |
3.2.1 多信号多普勒遍历模块的输入输出 | 第49-50页 |
3.2.2 多信号多普勒遍历模块计算流程 | 第50-52页 |
3.2.3 多普勒遍历模块验证分析 | 第52页 |
3.3 多信号扩频码产生模块设计 | 第52-56页 |
3.3.1 剥离载波模块实现与验证 | 第53-54页 |
3.3.2 生成扩频码模块实现 | 第54-55页 |
3.3.3 相关器输出峰值验证分析 | 第55-56页 |
3.4 不同导航信号的电文解析 | 第56-60页 |
3.4.1 GPS L1 C/A信号的电文解析 | 第56-58页 |
3.4.2 BDS D1D2电文解析 | 第58-6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多模卫星定位及用户端完好性监测设计验证 | 第61-79页 |
4.1 定位解算及验证分析 | 第62-65页 |
4.2 用户端自主完好性监测及验证分析 | 第65-71页 |
4.2.1 用户端自主完好性监测流程 | 第65-67页 |
4.2.2 故障仿真模型设计 | 第67-69页 |
4.2.3 故障对定位的影响分析 | 第69-71页 |
4.3 单故障用户端自主完好性监测验证分析 | 第71-74页 |
4.3.1 故障检测结果与分析 | 第71页 |
4.3.2 故障识别结果与分析 | 第71-74页 |
4.3.3 小结 | 第74页 |
4.4 双星故障的用户端自主完好性监测分析 | 第74-78页 |
4.4.1 故障检测结果及分析 | 第75-77页 |
4.4.2 故障识别结果及分析 | 第77-78页 |
4.4.3 小结 | 第7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