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基础科学论文--海洋化学论文

氨基酸降解指数(Dauwe DI指数)在溶解有机氮中的验证和再修订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29页
    1.1 海洋溶解有机物的研究意义第14页
    1.2 海洋溶解有机氮的研究意义第14-16页
    1.3 氨基酸的分类和存在状态第16-19页
    1.4 氨基酸的来源及组成的差异第19-22页
        1.4.1 内源第19-20页
        1.4.2 外源第20-22页
    1.5 氨基酸对于有机质成岩状态的指征第22-25页
        1.5.1 比例参数第22-24页
        1.5.2 指数参数第24-25页
    1.6 Dauwe DI指数的发展第25-26页
    1.7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6-27页
    1.8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第27-29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方法第29-38页
    2.1 研究区域第29-30页
        2.1.1 河流简介第29页
        2.1.2 南海北部陆坡区简介第29-30页
        2.1.3 西太平洋简介第30页
    2.2 样品的采集及测定方法第30-38页
        2.2.1 样品采集与保存第30页
        2.2.2 溶解态氨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第30-34页
        2.2.3 其他参数分析方法第34-35页
        2.2.4 氨基酸回收率第35-38页
第三章 南海北部陆坡溶解态氨基酸的成分和分布第38-55页
    3.1 引言第38页
    3.2 南海样品介绍第38-39页
        3.2.1 断面THAA样品介绍第38页
        3.2.2 时间序列THAA样品介绍第38-39页
    3.3 结果第39-45页
        3.3.1 断面分布第39-42页
        3.3.2 时间连续站分布第42-43页
        3.3.3 垂直分布第43-45页
    3.4 讨论第45-53页
        3.4.1 水团与氨基酸来源第45-46页
        3.4.2 不同季节氨基酸成分的差异第46-48页
        3.4.3 基本要素对于溶解态氨基酸成分的控制分析第48-50页
        3.4.4 氨基酸参数对于DOM的指示作用第50-53页
        3.4.5 Dauwe DI指数对于有机质的指征第53页
    3.5 总结第53-55页
第四章 不同纬度河流有机质的来源和分布第55-68页
    4.1 引言第55页
    4.2 采样站位第55-57页
        4.2.1 海南采样站位第55-56页
        4.2.2 长江流域采样站位第56页
        4.2.3 北极地区采样站位第56-5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7-66页
        4.3.1 海南第57-62页
        4.3.2 长江第62-64页
        4.3.3 北极第64-66页
    4.4 不同纬度河流D/L值第66页
    4.5 不同纬度河流DI指数第66-68页
第五章 Dauwe DI指数在溶解有机质中的验证和发展第68-83页
    5.1 引言第68页
    5.2 Dauwe DI指数在DOM中的验证第68-70页
    5.3 Dauwe DI指数不能有效指征溶解态有机质的原因第70-72页
    5.4 Dauwe DI指数因子系数的修正第72-76页
    5.5 修正后的DI指数的验证第76-82页
        5.5.1 在海洋有机质中的验证第76-80页
        5.5.2 在陆源有机质中的验证第80-82页
    5.6 结论第82-83页
第六章 结语第83-85页
    6.1 主要结论第83-84页
    6.2 论文的特色和创新点第84页
    6.3 论文的不足和展望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5页
附录第95-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暴天气下淤泥质潮滩冲淤过程及其动力机制
下一篇:中晚全新世Godavari(戈达瓦里)流域植被和物源对印度季风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