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驾驶室及车身论文--驾驶室和车身的部件与构件论文

一种纵向垂向二维振动集成半主动可控座椅悬架系统的原理设计与控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1 绪论第12-20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2-16页
        1.1.1 座椅悬架分类第13-14页
        1.1.2 半主动座椅悬架第14-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第18-19页
        1.3.1 研究目的第18页
        1.3.2 研究意义第18-19页
        1.3.3 研究内容第19页
    1.4 本章小结第19-20页
2 座椅悬架系统的结构与原理第20-36页
    2.1 座椅悬架系统的结构第20-24页
        2.1.1 纵向垂向运动转换机构第20-22页
        2.1.2 阻尼可控执行器技术方案选择第22-23页
        2.1.3 弹性元件第23页
        2.1.4 传动放大机构第23-24页
    2.2 旋转式MR阻尼器设计第24-34页
        2.2.1 MR液第24-26页
        2.2.2 结构设计第26-28页
        2.2.3 工作原理第28-29页
        2.2.4 磁路仿真第29-33页
        2.2.5 力学模型第33-34页
    2.3 本章小结第34-36页
3 座椅悬架系统动力学特性与控制仿真第36-48页
    3.1 动力学模型第36-37页
    3.2 理论分析第37-43页
        3.2.1 纵向垂向运动关系第37-39页
        3.2.2 幅频特性第39-42页
        3.2.3 相频特性第42-43页
    3.3 座椅悬架半主动控制系统仿真第43-46页
        3.3.1 模糊控制系统设计第43-45页
        3.3.2 结果分析第45-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8页
4 座椅悬架原型系统实验验证第48-72页
    4.1 旋转式MR阻尼器扭矩测试第48-51页
        4.1.1 实验原理第48-49页
        4.1.2 实验设备第49页
        4.1.3 实验方案与步骤第49-50页
        4.1.4 结果分析第50-51页
    4.2 座椅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验证实验第51-63页
        4.2.1 实验原理第51-52页
        4.2.2 实验设备第52-55页
        4.2.3 台架搭建第55-56页
        4.2.4 实验方案与步骤第56-57页
        4.2.5 结果分析第57-63页
    4.3 座椅悬架半主动模糊控制系统测试第63-69页
        4.3.1 实验原理第63页
        4.3.2 实验关键设备介绍第63-66页
        4.3.3 基于LabVIEW图形化编程语言的模糊控制器设计第66-67页
        4.3.4 台架搭建第67页
        4.3.5 实验方案第67-68页
        4.3.6 结果分析第68-69页
    4.4 本章小结第69-72页
5 总结与展望第72-76页
    5.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第72-73页
    5.2 本文主要贡献与创新点第73页
    5.3 后续研究工作与展望第73-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型乘用车内气味性控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一种馈能型磁流变能量吸收器的原理设计与实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