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超临界水/醇混合流体回收CF/EP复合材料的工艺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6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5-20页
        1.1.1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第15-16页
        1.1.2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第16-18页
        1.1.3 复合材料废弃量及回收政策第18-19页
        1.1.4 复合材料的回收意义第19-20页
    1.2 CFRP的回收研究现状第20-24页
        1.2.1 机械回收方法第20页
        1.2.2 热回收方法第20-21页
        1.2.3 化学回收方法第21-24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第24-26页
        1.3.1 论文选题第24页
        1.3.2 研究内容第24页
        1.3.3 结构安排第24-26页
第二章 CF/EP在超临界流体中的降解实验第26-40页
    2.1 实验器材与测试方法第26-30页
        2.1.1 实验设备和材料第26-29页
        2.1.2 实验方法第29-30页
    2.2 超临界流体对CF/EP复合材料的降解行为第30-39页
        2.2.1 混合流体的临界条件计算第30-34页
        2.2.2 验证分析混合流体的作用第34-37页
        2.2.3 降解CF/EP复合材料的超临界水/醇混合流体的选择第37-39页
    2.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CF/EP在超临界水/正丁醇中的回收工艺及动力学第40-50页
    3.1 不同工艺参数对环氧树脂降解率的影响第40-43页
        3.1.1 水/正丁醇混合比例对环氧树脂降解率的影响第40-41页
        3.1.2 催化剂浓度对环氧树脂降解率的影响第41-42页
        3.1.3 保温时间对环氧树脂降解率的影响第42页
        3.1.4 保温温度对环氧树脂降解率的影响第42-43页
    3.2 CF/EP复合材料的降解反应动力学模型第43-48页
        3.2.1 CF/EP复合材料降解的反应速率方程第43-44页
        3.2.2 CF/EP复合材料降解的反应动力学参数n和k的计算第44-46页
        3.2.3 CF/EP复合材料降解的反应动力学参数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求解第46-48页
    3.3 CF/EP复合材料降解的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建立和验证第48-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固相产物的表征及回收系统优化设计第50-68页
    4.1 不同回收工艺参数对固相产物形貌的影响第50-56页
        4.1.1 水/正丁醇混合比例对回收碳纤维微观形貌的影响第50页
        4.1.2 催化剂浓度对回收碳纤维微观形貌的影响第50-52页
        4.1.3 保温时间对回收碳纤维微观形貌的影响第52-53页
        4.1.4 保温温度对回收碳纤维微观形貌的影响第53-56页
    4.2 不同回收工艺参数对回收碳纤维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6-63页
        4.2.1 纤维单丝拉伸强度测试计算第56-58页
        4.2.2 水/正丁醇混合比例对回收碳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8-60页
        4.2.3 催化剂浓度对回收碳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第60-61页
        4.2.4 保温时间对回收碳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第61-62页
        4.2.5 保温温度对回收碳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第62-63页
    4.3 产业化回收设计方案的建立第63-66页
        4.3.1 反应釜上端盖和反应釜釜体之间的闭合和分离第63-64页
        4.3.2 超声强化装置的优化设计第64-65页
        4.3.3 产业化回收系统的搭建第65-66页
    4.4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8-70页
    5.1 总结第68页
    5.2 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燃机活塞环组摩擦力测试设备开发与研究
下一篇:基于ROS的临场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