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2-13页 |
1.4 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建筑环境心理学及高教园区的相关理论 | 第14-19页 |
2.1 环境心理学 | 第14-16页 |
2.2 高教园区 | 第16-17页 |
2.3 建筑环境心理学在高教园区建筑环境设计中的应用范围 | 第17-19页 |
第三章 高教园区建筑环境设计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19-36页 |
3.1 使用者的行为影响 | 第19-26页 |
3.1.1 大学生的行为特征 | 第19-20页 |
3.1.2 人类行为心理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第20-24页 |
3.1.3 学生对校园空间的需求 | 第24-26页 |
3.2 高校建筑外空间环境因素影响 | 第26-33页 |
3.2.1 广场的概念与类型 | 第26-28页 |
3.2.2 各种校园广场空间与人的心理感受 | 第28-33页 |
3.3 使用者的心理因素影响 | 第33-36页 |
3.3.1 校园道路系统与使用者的活动特点 | 第33页 |
3.3.2 步行系统与人的心理感受 | 第33-35页 |
3.3.3 道路景观对人心理的影响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基于建筑环境心理学的高教园区建筑设计原则 | 第36-55页 |
4.1 基于建筑环境心理学的高教园区建筑形态设计原则 | 第36-50页 |
4.1.1 建筑形态与建筑心理学 | 第36-42页 |
4.1.2 高教园区建筑的形态特点分析 | 第42-48页 |
4.1.3 使用者对高教园区建筑形态的心理需求分析 | 第48-50页 |
4.2 基于建筑环境心理学的高教园区建筑色彩设计原则 | 第50-55页 |
4.2.1 建筑环境色彩的心理作用 | 第50-52页 |
4.2.2 高教园区建筑及其环境的色彩特点分析 | 第52-53页 |
4.2.3 使用者对高教园区建筑环境色彩的需求分析 | 第53-55页 |
第五章 案例研究——太原理工大学和山西大学广场设计案例对比评价及研究 | 第55-63页 |
5.1 广场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55页 |
5.2 项目选择及概况 | 第55页 |
5.3 调查目的与方法 | 第55-57页 |
5.4 广场对比评价及研究 | 第57-63页 |
5.4.1 大学校园广场空间的现状分析与行为研究 | 第57-59页 |
5.4.2 对比评价结果 | 第59-60页 |
5.4.3 广场设计要点 | 第60-63页 |
第六章 高教园区建筑的设计策略 | 第63-67页 |
6.1 塑造建筑的内在精神 | 第63-64页 |
6.2 细分空间的领域性 | 第64页 |
6.3 丰富空间形态的多样性 | 第64-65页 |
6.4 考虑空间环境的开放性 | 第65页 |
6.5 把握建筑与环境设计的整体性 | 第65页 |
6.6 强化建筑以及环境的可识别性 | 第65-67页 |
结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0-71页 |
附录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