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输配电技术论文

县级电网35kV及以下项目后评价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国外项目后评价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项目后评价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国内电力投资项目后评价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2章 县级电网后评价指标体系第16-23页
    2.1 电网建设综合协调性指标第16-20页
    2.2 电网规划评价指标第20页
    2.3 电网建设过程评价指标第20-21页
    2.4 电网建设效果评价指标第21-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宾阳电网建设综合协调性评价第23-34页
    3.1 电网建设与电力系统的协调性评价第23-27页
        3.1.1 电网建设与电源建设的协调性评价第23-24页
        3.1.2 电力建设与电力需求的协调性评价第24-27页
    3.2 电网建设与地区发展的协调性评价第27-32页
        3.2.1 地区发展水平评价第27-29页
        3.2.2 电网发展水平评价第29-31页
        3.2.3 协调度评价第31-32页
    3.3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4章 宾阳电网规划评价第34-44页
    4.1 规划报告质量评价第34-40页
        4.1.1 规划报告规范性第34-35页
        4.1.2 负荷预测准确度第35-36页
        4.1.3 用电量预测准确度第36-38页
        4.1.4 电网布局合理性第38-40页
    4.2 规划实施能力评价第40-43页
        4.2.1 规划项目实施率第40-41页
        4.2.2 规划项目响应度第41-42页
        4.2.3 规划目标实现情况第42-43页
    4.3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5章 宾阳电网建设过程评价第44-62页
    5.1 前期决策评价第44-48页
        5.1.1 前期决策情况第44-47页
        5.1.2 前期决策评价第47-48页
    5.2 实施准备评价第48-54页
        5.2.1 招标管理评价第48-49页
        5.2.2 勘察设计评价第49-52页
        5.2.3 开工准备评价第52-54页
    5.3 建设实施评价第54-60页
        5.3.1 进度控制评价第55-56页
        5.3.2 质量控制评价第56-57页
        5.3.3 投资控制评价第57-58页
        5.3.4 安全管理评价第58-59页
        5.3.5 合同管理评价第59-60页
    5.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6章 宾阳电网建设效果评价第62-71页
    6.1 电网运行能力评价第62-64页
        6.1.1 主变容载比第62页
        6.1.2 主变平均负载率第62-63页
        6.1.3 重、过载线路比率第63页
        6.1.4 重、过载变压器比率第63-64页
    6.2 电网结构评价第64-66页
        6.2.1 线路环网率第64页
        6.2.2 每条接入配电变压器容量第64-65页
        6.2.3 供电半径第65-66页
    6.3 宾阳电网安全可靠性评价第66-69页
        6.3.1 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第66页
        6.3.2 可转供率第66-67页
        6.3.3 综合电压合格率第67页
        6.3.4 主变"N-1"通过率第67-69页
    6.4 节能降耗评价第69页
        6.4.1 线损率第69页
        6.4.2 节能降耗评价第69页
    6.5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攻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电短期发电功率预测优化算法研究
下一篇:家用型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