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衡阳市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1.2.1 目的第9-10页
        1.2.2 意义第10页
    1.3 国内外农村金融发展研究进展第10-13页
        1.3.1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研究进展第10-12页
        1.3.2 国内农村金融发展研究进展第12-13页
    1.4 论文研究主要思路及方法第13-14页
        1.4.1 论文研究思路第13-14页
        1.4.2 论文研究方法第14页
    1.5 论文创新点及不足第14-16页
        1.5.1 创新点第14页
        1.5.2 不足第14-16页
第2章 理论基础第16-22页
    2.1 金融抑制(FRI)第16页
    2.2 金融深化(FDI)第16-17页
    2.3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第17-19页
        2.3.1 供给相关理论第17-18页
        2.3.2 供求均衡理论第18-19页
    2.4 农村金融抑制第19-20页
    2.5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第20-22页
第3章 衡阳市农村金融发展概况及现状分析第22-28页
    3.1 衡阳市概况第22-25页
        3.1.1 简介第22页
        3.1.2 经济概况第22-24页
        3.1.3 金融概况第24-25页
    3.2 衡衡阳市农村金融组成第25页
    3.3 衡阳市农村金融发展概况第25-28页
        3.3.1 农村信用社发展概况第25-26页
        3.3.2 农业银行发展概况第26-27页
        3.3.3 邮政储蓄发展概况第27-28页
第4章 衡阳市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的分析第28-34页
    4.1 衡阳市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分析第28-32页
        4.1.1 衡阳市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发展不健全第28-29页
        4.1.2 衡阳市现有的农村金融组织的功能不健全第29页
        4.1.3 衡阳市农村保险业发育不健全第29-30页
        4.1.4 衡阳市政府对民间金融机构缺乏合理的约束手段第30页
        4.1.5 衡阳市农村金融市场缺陷第30-31页
        4.1.6 衡阳市农村金融风险类型较多第31页
        4.1.7 衡阳市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第31-32页
        4.1.8 衡阳市农村金融抵押制度和信用担保不完善第32页
    4.2 衡阳市农村金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成因分析第32-34页
        4.2.1 衡阳市资金大量外流第32-33页
        4.2.2 衡阳市农村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第33页
        4.2.3 衡阳市金融市场法制不健全第33页
        4.2.4 衡阳市农村金融发展功能缺失第33-34页
第5章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经验借鉴及启示第34-40页
    5.1 美国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第34-35页
    5.2 法国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第35-36页
    5.3 日本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第36-37页
    5.4 德国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第37-38页
    5.5 印度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第38-39页
    5.6 国外发展模式的启示第39-40页
第6章 促进衡阳市农村金融发展的建议与对策第40-45页
    6.1 外部改进措施第40-42页
        6.1.1 政府政策支持第40页
        6.1.2 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第40-41页
        6.1.3 加强法律体系、监管体系的保障第41页
        6.1.4 改善衡阳市信用环境第41-42页
    6.2 内部改进措施第42-45页
        6.2.1 衡阳市农村金融结构的完善第42-43页
        6.2.2 衡阳市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体系的创新第43页
        6.2.3 衡阳市民间金融发展的规范第43-45页
第7章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致谢第49-50页
作者简介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衡阳县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下一篇:新时期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