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前言 | 第8-9页 |
1.2 光催化和光催化剂 | 第9-10页 |
1.3 半导体性能的改善以及可见光光催化的研究 | 第10-13页 |
1.4 BI_2WO_6半导体作为光催化剂的研究 | 第13-16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6-26页 |
2.1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概述 | 第16-17页 |
2.2 多粒子系统的薛定谔方程 | 第17-18页 |
2.3 绝热近似(BORN-OPPENHEIMER近似) | 第18-19页 |
2.4 HARTREE-FOCK近似 | 第19-20页 |
2.5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0-23页 |
2.5.1 Thomas-Fermi模型 | 第21页 |
2.5.2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21-22页 |
2.5.3 Kohn-Sham方程 | 第22-23页 |
2.5.4 局域密度近似(LDA)与广义梯度近似(GGA) | 第23页 |
2.6 VASP程序软件包的简介 | 第23-26页 |
第3章 溴掺杂对钨酸铋光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26-36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6-29页 |
3.3 理论计算部分 | 第29-34页 |
3.3.1 计算方法和计算模型 | 第29-30页 |
3.3.2 结构优化 | 第30-31页 |
3.3.3 电子结构 | 第31-34页 |
3.3.4 吸收光谱 | 第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4章 卤族元素掺杂对钨酸铋半导体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6-46页 |
4.1 引言 | 第36-37页 |
4.2 计算细节 | 第37-38页 |
4.3 结果分析 | 第38-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5章 总结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