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轻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

纳米结构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引言第12-13页
2 绪论第13-43页
    2.1 纳米材料研究现状第13-22页
        2.1.1 纳米颗粒的制备与应用第13-15页
        2.1.2 纳米线的制备与应用第15-18页
        2.1.3 纳米薄膜的制备与应用第18-20页
        2.1.4 纳米多孔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第20-22页
    2.2 纳米Mg的研究现状第22-41页
        2.2.1 Mg纳米颗粒的制备与应用第22-34页
        2.2.2 Mg纳米线的制备与应用第34-41页
    2.3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第41-43页
        2.3.1 研究意义第41页
        2.3.2 研究内容第41-43页
3 实验方法第43-47页
    3.1 研究路线第43-44页
    3.2 实验材料第44页
    3.3 实验设备第44-47页
        3.3.1 管式炉第44页
        3.3.2 真空系统第44-45页
        3.3.3 X射线衍射仪第45页
        3.3.4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45页
        3.3.5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45页
        3.3.6 同步辐射成像站第45页
        3.3.7 比表面分析仪第45-46页
        3.3.8 电化学性能测试仪器第46-47页
4 Mg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机理第47-56页
    4.1 实验方法第47-48页
    4.2 Mg纳米颗粒的形貌表征第48-50页
    4.3 Mg纳米颗粒的影响因素第50-54页
        4.3.1 蒸发温度与沉积位置的影响第50-53页
        4.3.2 沉积时间的影响第53页
        4.3.3 基底的影响第53-54页
    4.4 Mg纳米颗粒的形成机理第54-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5 Mg纳米线的制备及形成机理第56-69页
    5.1 实验方法第56-58页
    5.2 Mg纳米线的形貌表征第58-59页
    5.3 Mg纳米线的影响因素第59-66页
        5.3.1 蒸发温度和沉积位置的影响第59-61页
        5.3.2 真空度的影响第61-63页
        5.3.3 蒸气浓度的影响第63-64页
        5.3.4 沉积时间的影响第64-65页
        5.3.5 蒸气流角度的影响第65-66页
        5.3.6 基底的影响第66页
    5.4 Mg纳米线的形成机理第66-68页
    5.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6 蜂窝状纳米多孔Mg的制备、表征及形成机理第69-104页
    6.1 实验方法第69-70页
    6.2 蜂窝状纳米多孔Mg的形貌表征第70-80页
    6.3 蜂窝状纳米多孔Mg的取向分析第80-85页
    6.4 蜂窝状纳米多孔Mg的三维空间结构表征第85-92页
    6.5 蜂窝状纳米多孔Mg的影响因素第92-101页
        6.5.1 真空度的影响第92-94页
        6.5.2 蒸发温度和沉积位置的影响第94-97页
        6.5.3 沉积时间的影响第97-99页
        6.5.4 其他因素的影响第99-101页
    6.6 蜂窝状纳米多孔Mg的形成机理第101-103页
    6.7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7 羽毛状纳米多孔Mg的制备及表征第104-114页
    7.1 实验方法第104-105页
    7.2 羽毛状纳米多孔Mg的形貌表征第105-110页
    7.3 羽毛状纳米多孔Mg的三维空间结构表征第110-113页
    7.4 本章小结第113-114页
8 纳米Mg的掺杂第114-127页
    8.1 Mg纳米颗粒的掺杂第114-116页
        8.1.1 Zn的掺杂第114-116页
        8.1.2 Ca的掺杂第116页
    8.2 Mg纳米线的掺杂第116-123页
        8.2.1 Zn的掺杂第116-121页
        8.2.2 Ca的掺杂第121-123页
    8.3 蜂窝状纳米多孔Mg的掺杂第123-126页
    8.4 本章小结第126-127页
9 蜂窝状纳米多孔Mg/羽毛状纳米Mg的电化学性能第127-133页
    9.1 实验方法第127-128页
    9.2 比表面积第128-129页
    9.3 蜂窝状纳米多孔Mg的电化学性能第129-130页
    9.4 羽毛状纳米多孔Mg的电化学性能第130-132页
    9.5 本章小结第132-133页
10 全文结论与展望第133-136页
    10.1 主要结论第133-135页
    10.2 主要创新点第135页
    10.3 展望第135-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52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第152-155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解域的多杆机构综合理论与方法研究
下一篇:含稀土TRIP/TWIP钢的微观结构和变形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