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工会改革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8-12页 |
1.2.1 国外工会改革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8-9页 |
1.2.2 国内关于工会改革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9-12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2章 我国工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 第14-24页 |
2.1 我国工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14-20页 |
2.1.1 工会立法层面存在不足 | 第14-16页 |
2.1.2 工会组织体制独立性欠缺 | 第16-18页 |
2.1.3 工会监督职能缺位 | 第18-19页 |
2.1.4 工会吸引力不足 | 第19页 |
2.1.5 工会职能定位模糊 | 第19-20页 |
2.2 工会制度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 第20-24页 |
2.2.1 工会保持政治性先进性内在要求 | 第21页 |
2.2.2 工会解决自身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 | 第21-22页 |
2.2.3 推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的不竭动力 | 第22-24页 |
第3章 国外工会发展对我国工会改革的启示 | 第24-34页 |
3.1 国外工会发展特点 | 第24-29页 |
3.1.1 工会积极参与相关立法,促进集体协商机制法制化 | 第24-26页 |
3.1.2 维持劳资力量的均衡,维护会员权益 | 第26-27页 |
3.1.3 工会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及社会事务的管理 | 第27-28页 |
3.1.4 独立的组织体制 | 第28-29页 |
3.2 国外工会理论与实践对我国工会工作的启示 | 第29-34页 |
3.2.1 必须坚持共产党的统一领导 | 第29-30页 |
3.2.2 切实维护劳动者各项合法权益 | 第30-32页 |
3.2.3 加强工会立法及集体协商制度建设 | 第32-33页 |
3.2.4 加强工会自身组织建设 | 第33-34页 |
第4章 我国工会发展制度创新 | 第34-46页 |
4.1 建立和完善维权制度 | 第35-37页 |
4.1.1 采取社会化的维权手段,拓宽工会维权渠道 | 第35-36页 |
4.1.2 建立法制化的维权模式,营造法治维权环境 | 第36-37页 |
4.1.3 建立职业化的维权队伍,夯实工会维权基础 | 第37页 |
4.2 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工会 | 第37-39页 |
4.2.1 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 | 第38页 |
4.2.2 明确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内容 | 第38-39页 |
4.3 推进工会民主改革 | 第39-41页 |
4.3.1 开展基层工会干部直选 | 第39页 |
4.3.2 建立独立的工会组织体制 | 第39-40页 |
4.3.3 全面推行联合制、代表制 | 第40-41页 |
4.4 强化工会监督职能 | 第41-43页 |
4.4.1 监督用人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 第41页 |
4.4.2 监督用人单位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行为 | 第41-42页 |
4.4.3 监督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处分行为 | 第42页 |
4.4.4 代表职工签订和监督劳动合同 | 第42-43页 |
4.5 加强工会集体协商制度建设 | 第43-46页 |
4.5.1 完善集体协商法律法规 | 第43页 |
4.5.2 促进协商主体协商能力建设 | 第43-44页 |
4.5.3 政府应积极发挥在集体协商制度中的指导与服务作用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