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第一章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药效动力学研究(PD) | 第15-23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5-16页 |
1.1 灯盏细辛注射液 | 第15-16页 |
1.2 实验动物 | 第16页 |
1.3 器材和试剂 | 第1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6-18页 |
2.1 动物分组 | 第16页 |
2.2 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制备(MACO) | 第16-17页 |
2.3 动物给药及处死 | 第17页 |
2.4 观察指标 | 第17-18页 |
2.5 统计处理 | 第18页 |
3 实验结果 | 第18-22页 |
3.1 神经行为学 | 第18-20页 |
3.2 脑梗死率 | 第20-22页 |
4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药物动力学研究(PK) | 第23-59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1.1 灯盏细辛注射液 | 第23页 |
1.2 实验动物 | 第23页 |
1.3 器材和试剂 | 第23-2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4-41页 |
2.1 动物分组 | 第24页 |
2.2 MCAO模型大鼠的制备 | 第24页 |
2.3 动物给药及处死 | 第24页 |
2.4 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24-28页 |
2.5 血浆蛋白沉淀方法的考察 | 第28-30页 |
2.6 血浆供试品溶液制备 | 第30页 |
2.7 方法学考察 | 第30-39页 |
2.8 样品测定 | 第39-41页 |
2.9 统计处理 | 第4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1-57页 |
3.1 灯盏细辛注射液移行到血中成分的HPLC测定结果 | 第41-49页 |
3.2 灯盏细辛注射液7个成分的血药浓度经时变化情况 | 第49-51页 |
3.3 野黄芩苷的药物动力学 | 第51页 |
3.4 4-咖啡酸酰奎宁酸的药物动力学 | 第51-52页 |
3.5 5-咖啡酸酰奎宁酸的药物动力学 | 第52-53页 |
3.6 3,5-二咖啡酸酰奎宁酸的药物动力学 | 第53-54页 |
3.7 4,5-二咖啡酸酰奎宁酸的药物动力学 | 第54-55页 |
3.8 绿原酸的药物动力学 | 第55-56页 |
3.9 异绿原酸B的药物动力学 | 第56-57页 |
4 小结 | 第57-59页 |
第三章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PK-PD相关性分析 | 第59-76页 |
1 研究数据 | 第59-6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62页 |
2.1 PD与PK对比分析 | 第62页 |
2.2 PK-PD相关性分析 | 第62页 |
2.3 量效关系研究及曲线绘制 | 第62页 |
3 研究结果 | 第62-74页 |
3.1 PK-PD对比的结果与分析 | 第62-63页 |
3.2 野黄芩苷的量效关系研究 | 第63-65页 |
3.3 4-咖啡酸酰奎宁酸的量效关系研究 | 第65-66页 |
3.4 5-咖啡酸酰奎宁酸的量效关系研究 | 第66-68页 |
3.5 3,5-二咖啡酸酰奎宁酸的量效关系研究 | 第68-69页 |
3.6 4,5-二咖啡酸酰奎宁酸的量效关系研究 | 第69-71页 |
3.7 绿原酸的量效关系研究 | 第71-72页 |
3.8 异绿原酸B的量效关系研究 | 第72-74页 |
4 小结 | 第74-76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6-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综述 灯盏细辛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 第85-90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