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泉水市场监管研究--基于多元共治视角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 绪论 | 第10-25页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7页 |
1、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3、相关概念 | 第13页 |
4、监管的基本理论 | 第13-17页 |
(二) 论文的思路与结构 | 第17-18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8-25页 |
1、关于政府市场监管体系及改革的研究 | 第18-19页 |
2、关于矿泉水市场监管相关重要问题的研究 | 第19-22页 |
3、关于市场多元共治治理的相关问题的研究 | 第22-25页 |
二 中国矿泉水市场监管的必要性 | 第25-30页 |
(一) 中国矿泉水市场:现状及问题 | 第25-27页 |
1、现状 | 第25-26页 |
2、存在问题 | 第26-27页 |
(二) 矿泉水市场监管的必要性 | 第27-30页 |
1、水源开采具有外部性 | 第27页 |
2、政府职责不清 | 第27-28页 |
3、水市场失灵问题 | 第28-29页 |
4、解决信息不对称难题 | 第29-30页 |
三 中国矿泉水市场监管理论及依据 | 第30-33页 |
(一) 国外矿泉水市场监管启示 | 第30-31页 |
1、欧盟:立法完善 | 第30页 |
2、法国:采用食品监管体系 | 第30页 |
3、瑞士:法律有效落实 | 第30-31页 |
4、英国:饮用水遵循食品标准 | 第31页 |
(二) 中国矿泉水市场监管的法律依据 | 第31-33页 |
四 中国矿泉水市场监管实践 | 第33-38页 |
(一) 历史沿革 | 第33-34页 |
(二) 中国矿泉水市场监管体制 | 第34-35页 |
(三) 监管取得的成效 | 第35-38页 |
1、法律手段为市场准入提供依据 | 第35页 |
2、行政手段促进市场规范 | 第35-36页 |
3、技术标准的运用提高矿泉水卫生质量 | 第36-38页 |
五 中国矿泉水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8-41页 |
(一) 监管存在问题 | 第38-39页 |
1、行业标准缺失 | 第38页 |
2、法律间缺乏配合 | 第38页 |
3、技术手段水平不高 | 第38-39页 |
4、监管存在漏洞 | 第39页 |
(二) 原因分析 | 第39-41页 |
1、理论基础薄弱 | 第39页 |
2、缺乏保护开发长效机制 | 第39-40页 |
3、公众监督缺位 | 第40页 |
4、行政执法力度不高 | 第40-41页 |
六 中国矿泉水市场监管主客体分析 | 第41-44页 |
(一) 政府 | 第41页 |
(二) 商家 | 第41-42页 |
(三) 消费者 | 第42页 |
(四) 民间环保组织 | 第42-44页 |
七 中国矿泉水市场多元共治监管对策建议 | 第44-49页 |
(一) 政府监管 | 第44-45页 |
1、建立政府部门长效协调机制 | 第44页 |
2、发挥市场激励政策作用 | 第44页 |
3、强化卫生监管 | 第44-45页 |
4、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 第45页 |
(二) 行业协会 | 第45-46页 |
1、科研机构加强科学研究 | 第45-46页 |
2、制定矿泉水行业统一标准 | 第46页 |
3、专业机构科学评定 | 第46页 |
(三) 媒体 | 第46-47页 |
1、畅通媒体监督渠道 | 第46-47页 |
2、宣传作用 | 第47页 |
3、通过媒体鼓励公众参与监督 | 第47页 |
(四) 企业自律 | 第47-48页 |
1、加强科普教育宣传 | 第47页 |
2、企业加强水源地保护 | 第47-48页 |
3、企业要重视研发促技术革新 | 第48页 |
(五) 消费者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