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9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7-12页 |
一、当前我国国企改革面临的现实困境 | 第7-9页 |
二、当前对国企改革出路问题的争议 | 第9-12页 |
三、选题的意义 | 第12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一、国内对邓小平国企改革思想的研究 | 第12-15页 |
二、国外对邓小平国企改革思想的研究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 | 第16-19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二、创新点 | 第16页 |
三、不足之处 | 第16-19页 |
第二章 邓小平国企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 第19-31页 |
第一节 邓小平国企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9-27页 |
一、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 | 第19-22页 |
二、加强和改善企业的管理方式 | 第22-23页 |
三、从引进先进技术到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 第23-24页 |
四、重视企业的质量管理 | 第24-25页 |
五、培养大批合格的工人和管理人才 | 第25-27页 |
第二节 邓小平国企改革思想的特点 | 第27-31页 |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第27-28页 |
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第28页 |
三、“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 | 第28-29页 |
四、坚持国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 第29-31页 |
第三章 邓小平国企改革思想的历史贡献 | 第31-45页 |
第一节 邓小平国企改革思想指导下的“第一次国企改革” | 第31-40页 |
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第31-33页 |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 第33-36页 |
三、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 | 第36-38页 |
四、以“三改一加强”强化企业管理 | 第38-40页 |
第二节 邓小平国企改革思想指导下的“第二次国企改革” | 第40-45页 |
一、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 第40-41页 |
二、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 第41-43页 |
三、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 第43-45页 |
第四章 邓小平国企改革思想对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指导意义 | 第45-61页 |
第一节 为新一轮国企改革提供理论指导,明晰改革方向 | 第45-50页 |
一、破除认识误区,明确国企改革方向 | 第46-48页 |
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是国企改革的前进目标 | 第48-50页 |
第二节 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国企改革的步伐 | 第50-58页 |
一、“以管资本为主”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第50-51页 |
二、通过分类推进国企改革 | 第51-53页 |
三、实行国企薪酬及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 第53-55页 |
四、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 第55-57页 |
五、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领导 | 第57-58页 |
第三节 对国企改革历程的几点思考 | 第58-61页 |
一、国有企业改革理论是不断创新,一脉相承的 | 第58-59页 |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 第59-60页 |
三、国企改革是推进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融合的有效途径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个人简历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