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Bt水稻外源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环境持留研究

缩略语第1-9页
摘要第9-12页
ABSTRACT第12-1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6-36页
   ·Bt蛋白和Bt抗虫水稻研究进展第16-18页
     ·Bt蛋白概述第16-17页
     ·Bt抗虫水稻研究进展第17-18页
   ·转基因水稻的食用安全性第18-21页
     ·转基因水稻食用安全性的研究内容第18-20页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方法第20-21页
   ·转基因水稻的环境安全性第21-34页
     ·转基因作物的环境安全评价原则第21-23页
     ·转基因水稻环境安全性评价的研究内容第23-34页
       ·外源基因在环境中的传播途径第23-25页
       ·转基因水稻的环境安全性评价第25-34页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34-36页
第二章 Bt抗虫水稻中Bt蛋白含量的时空变化及其在根际土中的持留规律第36-49页
   ·材料与方法第37-40页
     ·试验试剂第37页
     ·仪器设备第37页
     ·供试材料和土壤第37-39页
     ·方法第39-40页
       ·田间试验设计第39页
       ·水稻植株的生物量测定第39页
       ·Bt抗虫水稻植株及根际土中Bt蛋白的提取和测定第39-40页
       ·数据分析第40页
   ·结果与讨论第40-48页
     ·Bt抗虫水稻与非转基因水稻生物量的差异第40-42页
     ·Bt抗虫水稻植株中Bt蛋白含量的时空变化及其在根际土中的持留规律第42-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三章 Bt水稻秸秆还土后外源蛋白的持留及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第49-69页
   ·材料与方法第49-53页
     ·试验试剂第49-50页
     ·仪器设备第50页
     ·供试土壤第50页
     ·方法第50-53页
       ·水稻秸秆还田试验设计及土壤中Bt蛋白的测定第50-52页
       ·Bt抗虫水稻TT51秸秆还土及土壤中Bt蛋白的测定第52页
       ·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测量第52-53页
       ·数据分析第53页
   ·结果与讨论第53-67页
     ·水稻秸秆成分分析第53-54页
     ·Bt抗虫水稻秸秆还田后土壤中Bt蛋白的持留规律第54-55页
     ·Bt抗虫水稻TT51秸秆还土后土壤中Bt蛋白的降解动态第55-58页
     ·Bt抗虫水稻TT51秸秆还土对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第58-67页
       ·Bt抗虫水稻TT51秸秆还土对好气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第58-63页
       ·Bt抗虫水稻TT51秸秆还土对淹水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第63-67页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四章 Bt基因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及向土壤微生物水平转移的可能性初探第69-76页
   ·材料与方法第69-72页
     ·试验试剂第69-70页
     ·仪器设备第70页
     ·供试土壤第70页
     ·方法第70-72页
       ·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第70-71页
       ·Bt基因在好气土壤中的培养和测定第71-72页
       ·数据分析第72页
   ·结果与讨论第72-75页
     ·~(35)S-Bt基因第72-73页
     ·Bt基因在好气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第73-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总结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Bt基因水稻根际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下一篇:水稻OsAGP基因序列变异及其与千粒重的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