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导论 | 第11-24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9-22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3.2 研究对象 | 第20-21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3.4 数据来源 | 第22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2-24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23-24页 |
2. 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一般理论分析 | 第24-30页 |
2.1 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2.1.1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 第24-25页 |
2.1.2 公平正义理论 | 第25-26页 |
2.2. 我国农民工群体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体系归属 | 第26-30页 |
2.2.1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 第26-29页 |
2.2.2 我国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归属 | 第29-30页 |
3. 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特征归纳 | 第30-40页 |
3.1 农民工群体特征分析 | 第30-34页 |
3.1.1 个体基本特征 | 第30-32页 |
3.1.2 家庭特征 | 第32-33页 |
3.1.3 就业特征 | 第33-34页 |
3.2 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现状与特征 | 第34-40页 |
3.2.1 个体基本特征 | 第34-36页 |
3.2.2 家庭特征 | 第36-38页 |
3.2.3 就业特征 | 第38-40页 |
4. 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群体差异 | 第40-51页 |
4.1 农民工不同停留时长的群体差异 | 第40-47页 |
4.1.1 不同停留时长农民工的人口社会特征 | 第41-44页 |
4.1.2 不同停留时长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情况 | 第44-46页 |
4.1.3 对不同外出停留时长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初步认识 | 第46-47页 |
4.2 农民工不同就业单位性质和就业身份的群体差异 | 第47-51页 |
4.2.1 流动人口的就业单位和就业身份分布情况 | 第47-48页 |
4.2.2 不同就业单位及身份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差异 | 第48-50页 |
4.2.3 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就业单位和身份差异的初步认识 | 第50-51页 |
5. 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1-60页 |
5.1 自变量的构建与评析 | 第51-55页 |
5.1.1 因变量的构建 | 第51页 |
5.1.2 自变量的构建 | 第51-55页 |
5.2 模型设定 | 第55页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5-60页 |
5.3.1 模型的检验 | 第55-56页 |
5.3.2 回归结果分析 | 第56-60页 |
6. 结论及建议 | 第60-65页 |
6.1 结论 | 第60-62页 |
6.2 建议 | 第62-65页 |
6.2.1 鼓励农民工积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 第62页 |
6.2.2 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 第62-63页 |
6.2.3 由易到难,关注和推进停留时间较长农民工和公有性质单位农民工参保 | 第63页 |
6.2.4 完善退休年龄制度,推进制度衔接,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后记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