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12页 |
| Abstract | 第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 第13-15页 |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3-14页 |
| 1.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4-15页 |
| 1.2 基础隔震技术原理 | 第15-16页 |
| 1.3 基础隔震的分类及各自特点 | 第16-20页 |
| 1.4 基础隔震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 第2章 粘弹性滚动隔震支座理论分析 | 第23-37页 |
| 2.1 粘弹性阻尼材料性能 | 第23-26页 |
| 2.1.1 阻尼机理 | 第23-24页 |
| 2.1.2 损耗因子 | 第24-25页 |
| 2.1.3 粘度特性 | 第25页 |
| 2.1.4 剪切特性 | 第25页 |
| 2.1.5 压缩特性 | 第25-26页 |
| 2.1.6 化学稳定性 | 第26页 |
| 2.2 粘弹性材料本构模型 | 第26-27页 |
| 2.3 粘弹性滚珠隔震装置的研究及工程实例 | 第27-28页 |
| 2.3.1 粘弹性阻尼器发展种类和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 2.3.2 工程实例 | 第28页 |
| 2.4 滚球隔震支座设计 | 第28-30页 |
| 2.4.1 滚球与钢板凹形槽运动应力计算 | 第28-29页 |
| 2.4.2 上下钢板厚度校核计算 | 第29页 |
| 2.4.3 阻尼系数对粘弹性滚珠隔震支座的影响 | 第29-30页 |
| 2.4.4 承接板凹槽半径R的选定 | 第30页 |
| 2.5 粘弹性滚珠隔震支座的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 | 第30-33页 |
| 2.6 粘弹性滚珠隔震支座的整体动力分析 | 第33-34页 |
| 2.7 新型粘弹性滚珠隔震支座的特性 | 第34页 |
| 2.8 本章小结 | 第34-37页 |
| 第3章 粘弹性滚珠隔震支座的试验研究 | 第37-55页 |
| 3.1 试验目的 | 第37页 |
| 3.2 试验简介 | 第37-45页 |
| 3.2.1 试验试件 | 第37-38页 |
| 3.2.2 试件的安装固定 | 第38-40页 |
| 3.2.3 加载装置及数据采集系统 | 第40-43页 |
| 3.2.4 试验工况 | 第43-45页 |
| 3.3 自由振动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5-50页 |
| 3.3.1 三种支座对框架基本自振周期影响 | 第45-46页 |
| 3.3.2 隔震支座对框架阻尼比影响 | 第46-47页 |
| 3.3.3 隔震支座对框架峰值加速度影响 | 第47-50页 |
| 3.4 正弦稳态激振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0-52页 |
| 3.4.1 不同支座形式对隔震性能影响 | 第50-51页 |
| 3.4.2 加载位移幅值对隔震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 3.4.3 加载频率对隔震性能的影响 | 第52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5页 |
| 第4章 隔震体系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55-65页 |
| 4.1 SAP有限元软件简介 | 第55-56页 |
| 4.1.1 SAP软件的主要功能 | 第55-56页 |
| 4.2 模型的本构关系 | 第56-57页 |
| 4.2.1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第56页 |
| 4.2.2 钢材的本构关系 | 第56-57页 |
| 4.3 单质点滚珠隔震模型的动力分析 | 第57-59页 |
| 4.3.1 滚珠隔震运动分析模型 | 第57页 |
| 4.3.2 单质点滚珠隔震动力模型的加速度反应分析 | 第57-58页 |
| 4.3.3 单质点滚珠隔震动力模型的位移反应分析 | 第58-59页 |
| 4.4 多质点滚珠隔震模型的动力分析 | 第59-63页 |
| 4.4.1 动力分析模型 | 第59页 |
| 4.4.2 隔震结构动力分析 | 第59-60页 |
| 4.4.3 系统刚度矩阵 | 第60-61页 |
| 4.4.4 系统质量矩阵 | 第61页 |
| 4.4.5 阻尼矩阵 | 第61-62页 |
| 4.4.6 粘弹性滚珠隔震运动方程计算方法 | 第62-63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第5章 地震激励对隔震结构的影响 | 第65-83页 |
| 5.1 工程概况及荷载工况 | 第65-66页 |
| 5.1.1 工程概况 | 第65-66页 |
| 5.2 新型粘弹性支座的模型 | 第66-67页 |
| 5.3 滚珠隔震框架结构的模型 | 第67-69页 |
| 5.4 地震波的选择和调整 | 第69-71页 |
| 5.5 新型粘弹性滚珠隔震支座的时程分析 | 第71-81页 |
| 5.5.1 新型粘弹性滚珠隔震支座框架模型的建立 | 第71页 |
| 5.5.2 滚珠隔震支座的模态分析 | 第71-74页 |
| 5.5.3 隔震结构的时程分析 | 第74-81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 6.1 结论 | 第83-84页 |
| 6.2 展望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9-90页 |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