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3 实践意义 | 第12-14页 |
第2章 案情简介 | 第14-16页 |
2.1 基本案情 | 第14-15页 |
2.2 法院审理结果 | 第15-16页 |
第3章 争议焦点 | 第16-19页 |
3.1 被告的行为是否构成虚假陈述 | 第16-17页 |
3.2 原告的损失与被告的虚假陈述行为之间有无因果关系 | 第17-18页 |
3.3 原告的损失认定 | 第18-19页 |
第4章 案件评析 | 第19-38页 |
4.1 被告的行为构成虚假陈述 | 第19-23页 |
4.1.1 证券虚假陈述的定义和分类 | 第19-20页 |
4.1.2 认定证券虚假陈述的“重大性”标准 | 第20-21页 |
4.1.3 本案被告行为的分析 | 第21-22页 |
4.1.4 我国证券虚假陈述认定的反思 | 第22-23页 |
4.2 原告的损失与被告的虚假陈述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第23-32页 |
4.2.1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对因果关系的认定 | 第23-25页 |
4.2.2 美国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因果关系的规定 | 第25-28页 |
4.2.3 我国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因果关系的规定 | 第28-29页 |
4.2.4 本案因果关系认定的分析 | 第29-31页 |
4.2.5 我国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因果关系的反思 | 第31-32页 |
4.3 原告损失的认定问题 | 第32-38页 |
4.3.1 我国证券虚假陈述损害赔偿范围和计算方法的规定 | 第32-34页 |
4.3.2 本案原告损失的分析 | 第34-36页 |
4.3.3 我国证券虚假陈述损害赔偿范围和计算方法的反思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