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绪论 | 第13-15页 |
| 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 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第一章 我国城市房屋拆迁概述 | 第15-20页 |
| ·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的特征 | 第15-16页 |
| ·城市房屋拆迁涉及到多种法律关系 | 第15页 |
| ·城市房屋拆迁牵涉到多方利益 | 第15页 |
| ·城市房屋拆迁诱发多重矛盾 | 第15-16页 |
| ·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的现状分析 | 第16-17页 |
| ·拆迁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 | 第16页 |
| ·拆迁类型多样,涉及主体复杂 | 第16页 |
| ·矛盾日益集中,拆迁纠纷增多 | 第16-17页 |
| ·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20页 |
| ·补偿标准的不合理 | 第17-18页 |
| ·相关法律法规的欠缺 | 第18-19页 |
| ·政府职能的错位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中政府的失范行为:案例分析 | 第20-25页 |
| ·泸水“212暴力强拆”事件 | 第20页 |
| ·南昌“十字街暴力拆迁”事件 | 第20-21页 |
| ·河南新郑强拆事件 | 第21-22页 |
| ·基于案例的政府失范行为 | 第22-25页 |
| ·政府没有代表公共利益 | 第22页 |
| ·政府没有制定科学的公共政策 | 第22-23页 |
| ·政府没有做好监督管理 | 第23页 |
| ·政府没有协调好备方利益 | 第23页 |
| ·政府没有做好被拆迁人的保障工作 | 第23-25页 |
| 第三章 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中政府的积极行为:以忻州市为例 | 第25-37页 |
| ·政府制定科学的拆迁政策,确保拆迁工作有法可依 | 第25-28页 |
| ·做好城市房屋拆迁的风险评估及预防方案 | 第25-26页 |
| ·制定科学合理的房屋拆迁及补偿办法 | 第26-28页 |
| ·政府明确角色定位,完善机构职能,确保拆迁工作有力推进 | 第28-30页 |
| ·明确机构职能,做好任务分工 | 第29页 |
|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责任意识 | 第29页 |
| ·加强制度建设,细化运行程序 | 第29-30页 |
| ·政府加强监督管理,科学统筹协调,确保拆迁工作公开有序 | 第30-31页 |
| ·加强事前监督 | 第30页 |
| ·加强事中监督 | 第30-31页 |
| ·落实事后监督 | 第31页 |
| ·政府健全信访责任机制,确保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 第31-32页 |
| ·典型案例分析 | 第32-37页 |
| ·房屋拆迁补偿办法的具体实践 | 第32-33页 |
| ·对拆迁补偿满意度的调查 | 第33-36页 |
| ·回访被拆迁人的安置情况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中政府的应然行为 | 第37-43页 |
| ·明确政府职能,树立政府形象 | 第37-38页 |
| ·加强政策宣传,培育法治市民 | 第38-39页 |
| ·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律法规 | 第39-40页 |
| ·建立公平合理的拆迁补偿制度 | 第39页 |
| ·规范限制强制拆迁的适用范围 | 第39-40页 |
| ·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政策执行到位 | 第40-42页 |
| ·加强政府监管 | 第40页 |
| ·加强社会监督 | 第40-41页 |
| ·完善信访制度,建立畅通快捷利益表达机制 | 第41页 |
| ·完善惩治机制,建立问责制度 | 第41-42页 |
| ·建立健全相关社会保障制度 | 第42-43页 |
| ·做好住房保障工作 | 第42页 |
| ·做好社会综合保障 | 第42页 |
| ·做好失业就业保障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48-49页 |
| 承诺书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