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论文--矿山防火论文

煤自燃临界温度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18页
   ·前言第9页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6页
     ·预测预报技术研究现状第10-13页
     ·煤自燃机理及自燃临界温度研究现状第13-16页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6-18页
2 煤自燃过程及特征温度理论第18-23页
   ·煤氧低温复合机理第18-20页
   ·煤自燃特征温度的判定第20-21页
   ·影响煤氧化性主要因素第21-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3 煤自燃程序升温实验第23-64页
   ·实验装置介绍第23-25页
   ·实验条件与实验步骤第25-26页
     ·实验条件第25页
     ·实验步骤第25-26页
   ·长焰煤产生的气体浓度与温度关系研究第26-37页
     ·10%氧气氛围条件,长焰煤产生的气体浓度与温度关系第26-29页
     ·15%氧气氛围,长焰煤产生的气体浓度与温度关系第29-31页
     ·21%氧气氛围,长焰煤产生的气体浓度与温度关系第31-34页
     ·不同供氧条件下长焰煤氧化生成气体浓度与温度关系曲线第34-37页
   ·不粘煤产生的气体浓度与温度关系研究第37-43页
     ·10%氧气氛围下,不粘煤产生的气体浓度与温度关系第37-38页
     ·15%氧气氛围下,不粘煤产生的气体浓度与温度关系第38-40页
     ·21%氧气氛围下,不粘煤产生的气体浓度与温度关系第40-41页
     ·不同供氧条件下不粘煤氧化生成气体浓度与温度关系曲线第41-43页
   ·气煤产生的气体浓度与温度关系研究第43-49页
     ·10%氧气氛围下,气煤产生的气体浓度与温度关系第43-45页
     ·15%氧气氛围下,气煤产生的气体浓度与温度关系第45-46页
     ·21%氧气氛围下,气煤产生的气体浓度与温度关系第46-47页
     ·不同供氧条件下气煤氧化生成气体浓度与温度关系曲线第47-49页
   ·1/3焦煤产生的气体浓度与温度关系研究第49-56页
     ·10%氧气氛围下,1/3焦煤产生的气体浓度与温度关系第49-51页
     ·15%氧气氛围下,1/3焦煤产生的气体浓度与温度关系第51-52页
     ·21%氧气氛围下,1/3焦煤产生的气体浓度与温度关系第52-54页
     ·不同供氧浓度下1/3焦煤氧化生成气体浓度与温度关系曲线第54-56页
   ·瘦煤产生的气体浓度与温度关系研究第56-63页
     ·10%氧气氛围下,瘦煤产生的气体浓度与温度关系第56-58页
     ·15%氧气氛围下,瘦煤产生的气体浓度与温度关系第58-59页
     ·21%氧气氛围下,瘦煤产生的气体浓度与温度关系第59-61页
     ·不同供氧条件下瘦煤氧化生成气体浓度与温度关系曲线第61-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4 煤自燃的临界温度研究第64-87页
   ·指标气体CO确定煤样自燃临界温度第64页
   ·耗氧速率确定煤样自燃临界温度第64-77页
     ·耗氧速率计算第64-69页
     ·耗氧速率突变点分析第69-77页
   ·交叉点温度法确定煤样临界温度第77-85页
     ·长焰煤煤样临界温度第77-79页
     ·不粘煤煤样临界温度第79-80页
     ·气煤煤样临界温度第80-82页
     ·1/3焦煤煤样临界温度第82-83页
     ·瘦煤煤样临界温度第83-85页
   ·三种临界温度测试法对比第85-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5 临界温度影响因素分析第87-92页
   ·煤变质程度影响分析第87-88页
   ·供氧浓度对煤自燃临界温度的影响第88-91页
     ·供氧条件变化对长焰煤临界温度的影响第88页
     ·供氧条件变化对不粘煤临界温度的影响第88-89页
     ·供氧条件变化对气煤临界温度的影响第89-90页
     ·供氧条件变化对1/3焦煤临界温度的影响第90页
     ·供氧条件变化对瘦煤临界温度的影响第90-91页
   ·本章小结第91-92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2-93页
   ·结论第92页
   ·展望第92-93页
致谢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8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采空区自燃监测
下一篇:井下运动目标跟踪及预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