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研究概述 | 第8-19页 |
·问题提出 | 第8-9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概念界定 | 第9-13页 |
·词的概述 | 第9-10页 |
·词切分的概述 | 第10-11页 |
·眼动技术 | 第11-12页 |
·工作记忆的概述 | 第12-13页 |
·词切分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词切分的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词切分的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工作记忆与眼动研究的概述 | 第16-17页 |
·阅读的眼动理论 E-Z 读者模型 | 第17-19页 |
2 实验一 维汉大学生空格方式下中文词切分的眼动研究 | 第19-28页 |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被试 | 第19页 |
·实验设计 | 第19页 |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实验仪器 | 第20页 |
·实验程序 | 第20-21页 |
·分析指标、数据整理及统计方法 | 第21-22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2-28页 |
·空格方式下中文词切分眼动整体指标均值及其方差分析 | 第22-23页 |
·空格方式下中文词切分眼动整体指标结果分析 | 第23-28页 |
3 实验二 维汉大学生加灰方式下中文词切分的眼动研究 | 第28-36页 |
·研究目的 | 第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被试 | 第28页 |
·实验设计 | 第28页 |
·实验材料 | 第28-29页 |
·实验仪器 | 第29页 |
·实验程序 | 第29页 |
·分析指标、数据整理及统计方法 | 第29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9-36页 |
·加灰方式下中文词切分眼动整体指标均值及其方差分析 | 第29-30页 |
·加灰方式下中文词切分眼动整体指标结果分析 | 第30-36页 |
4 实验三 不同工作记忆容量加灰方式下中文词切分的眼动研究 | 第36-47页 |
·研究目的 | 第36页 |
·研究方法 | 第36-40页 |
·被试 | 第36-39页 |
·实验设计 | 第39页 |
·实验材料 | 第39-40页 |
·实验仪器 | 第40页 |
·实验程序 | 第40页 |
·分析指标、数据整理及统计方法 | 第40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7页 |
·不同工作记忆容量加灰方式下中文词切分的眼动指标均值及其方差分析 | 第40-42页 |
·不同工作记忆容量加灰方式下眼动指标的结果分析 | 第42-47页 |
5 讨论 | 第47-54页 |
·维汉大学生空格方式下中文词切分的眼动规律 | 第47-50页 |
·维汉大学生加灰方式下中文词切分的眼动规律 | 第50-51页 |
·维汉大学生不同工作记忆容量加灰方式下中文词切分的眼动规律 | 第51-52页 |
·词切分研究对双语教学应用价值的探讨 | 第52-54页 |
6 结论 | 第54-55页 |
7 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 | 第55-56页 |
·创新之处 | 第55页 |
·研究不足 | 第55页 |
·展望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58页 |
附录一 实验一材料 | 第56页 |
附录二 实验二材料 | 第56-57页 |
附录三 工作记忆容量的材料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2页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