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第11-14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第四节 研究创新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6页 |
第一节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回顾 | 第16-19页 |
一、自愿性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研究回顾 | 第16-17页 |
二、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研究回顾 | 第17-18页 |
三、自愿性与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比较研究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市场反应研究回顾 | 第19-21页 |
一、国外研究回顾 | 第19-20页 |
二、国内研究回顾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内部控制审计研究回顾 | 第21-25页 |
一、内部控制审计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 | 第21-23页 |
二、内部控制审计学术研究回顾 | 第23-25页 |
第四节 研究述评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信息披露现状 | 第26-31页 |
第一节 内部控制审计信息总体披露现状 | 第26-27页 |
一、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整体披露现状 | 第26页 |
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披露现状 | 第26-27页 |
第二节 纳入实施范围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情况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内部控制审计信息披露的成效与问题 | 第28-31页 |
一、内部控制审计信息披露的成效 | 第29-30页 |
二、内部控制审计信息披露的问题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基本理论与研究假设 | 第31-36页 |
第一节 内部控制审计信息披露理论基础 | 第31-33页 |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31页 |
二、信号传递理论 | 第31-32页 |
三、委托代理理论 | 第32页 |
四、有效市场假说理论 | 第32-33页 |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第33-36页 |
一、内部控制审计信息披露总体上对股价的影响 | 第33-34页 |
二、不同类型的非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对股价的影响 | 第34页 |
三、不同的内部控制审计信息披露类型对股价的影响 | 第34-36页 |
第五章 研究设计 | 第36-44页 |
第一节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6页 |
第二节 事件研究法 | 第36-41页 |
一、研究方法的设计 | 第36-37页 |
二、事件研究法统计结果及分析 | 第37-41页 |
第三节 多元回归分析法 | 第41-44页 |
一、多元回归模型设计 | 第41-42页 |
二、变量设计 | 第42-44页 |
第六章 实证分析 | 第44-50页 |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4-45页 |
第二节 相关性分析 | 第45页 |
第三节 多元回归分析 | 第45-49页 |
一、内部控制审计信息披露总体上对股价的影响分析 | 第45-47页 |
二、不同类型的非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对股价的影响分析 | 第47-48页 |
三、不同的内部控制审计信息披露类型对股价的影响分析 | 第48-49页 |
第四节 稳健性分析 | 第49-50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 | 第50-54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0页 |
第二节 政策性建议 | 第50-52页 |
第三节 研究局限性和研究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