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虫害及其防治论文

灰飞虱体内类酵母共生菌Pichia anomala的分离培养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致谢第1-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6页
1 前言第16-33页
   ·灰飞虱的危害及防治第16-21页
     ·灰飞虱的生物学特性第16-17页
     ·灰飞虱的致害性及灾情第17-19页
     ·灰飞虱的抗药性第19-20页
     ·灰飞虱的防治第20-21页
   ·飞虱体内类酵母共生菌的研究第21-29页
     ·YLS的作用与功能第21-25页
     ·YLS的研究手段及进展第25-29页
   ·抑菌防虫研究第29-31页
     ·抑菌防虫研究进展第29-30页
     ·稻飞虱抑菌防虫的瓶颈与展望第30-31页
   ·研究内容与意义第31-33页
2 灰飞虱体内YLS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第33-43页
   ·材料第34-35页
     ·主要仪器第34页
     ·主要试剂第34页
     ·培养基和碳源第34页
     ·灰飞虱虫源第34-35页
   ·方法第35-38页
     ·共生菌的分离培养第35页
     ·共生菌的形态观察第35页
     ·共生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第35-36页
     ·共生菌基因组的提取第36页
     ·共生菌的PCR扩增第36-37页
     ·克隆与重组质粒的筛选与鉴定第37-38页
     ·序列分析与系统进化树的构建第38页
   ·结果与分析第38-42页
     ·灰飞虱YLS的分离培养及形态观察第38-40页
     ·离体培养YLS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第40页
     ·离体培养YLS的分子鉴定第40-42页
   ·讨论第42-43页
3 Pichia anomala在灰飞虱体内的验证及数量关系第43-60页
   ·材料第43-44页
     ·主要仪器第43页
     ·主要试剂第43-44页
     ·灰飞虱虫源第44页
   ·方法第44-51页
     ·灰飞虱体内YLS的DGGE分析第44-46页
     ·FISH技术对P. anomala在灰飞虱体内的定位第46-48页
     ·P. anomala在灰飞虱体内的绝对荧光定量第48-50页
     ·P. anomala在灰飞虱不同龄期的变化第50-51页
   ·结果与分析第51-59页
     ·灰飞虱体内YLS的DGGE分析第51-53页
     ·P. anomala在灰飞虱体内存在的FISH验证第53-54页
     ·P. anomala在灰飞虱体内数量的测定第54-58页
     ·不同龄期灰飞虱体内P. anomala数量的确定第58-59页
   ·讨论第59-60页
4 不同农药对灰飞虱及其体内YLS的影响第60-72页
   ·材料第60-61页
     ·主要仪器第60页
     ·供试农药第60-61页
     ·灰飞虱虫源第61页
   ·方法第61-63页
     ·P. anomala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第61页
     ·不同杀菌剂对灰飞虱及体内YLS的影响第61-62页
     ·复配农药对灰飞虱的影响第62-63页
   ·结果与分析第63-70页
     ·P. anomala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第63页
     ·不同农药对灰飞虱及体内YLS的影响第63-68页
     ·复配农药对灰飞虱抑制效果第68页
     ·复配农药的毒力测定第68-70页
   ·讨论第70-72页
5 总结与展望第72-74页
   ·全文总结第72-73页
   ·创新点第73页
   ·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3页
作者简介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RNA-seq研究水稻在稻瘟病诱导后基因的表达模式
下一篇:褐飞虱Met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