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底板突水机理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底板突水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梁北煤矿突水影响因素分析 | 第20-30页 |
·梁北煤矿地质构造特征 | 第21-22页 |
·地质构造对突水的影响 | 第21页 |
·梁北煤矿断层发育情况及其导水性 | 第21-22页 |
·梁北煤矿水源补给及含水层 | 第22-26页 |
·水源补给及含水层对突水的影响 | 第22-23页 |
·含水层发育情况 | 第23-26页 |
·梁北煤矿隔水层 | 第26-27页 |
·隔水层对突水的影响 | 第26页 |
·隔水层发育情况 | 第26-27页 |
·矿山压力的影响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3 采场底板应力分布和破坏深度理论分析 | 第30-50页 |
·半无限体平面弹性理论 | 第30-31页 |
·初次来压前底板应力计算 | 第31-36页 |
·力学计算模型 | 第31-33页 |
·初次来压前底板应力分布计算 | 第33-36页 |
·周期来压期间底板应力计算 | 第36-40页 |
·力学计算模型 | 第36-37页 |
·周期来压期间底板应力分布计算 | 第37-40页 |
·梁北煤矿底板应力分布和破坏深度计算 | 第40-48页 |
·底板应力变化特征分析 | 第40-44页 |
·根据弹性理论计算底板破坏深度 | 第44-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4 梁北煤矿采场底板应力分布和破坏深度数值模拟研究 | 第50-66页 |
·采场底板应力分布数值计算建模 | 第50-52页 |
·采煤工作面概况 | 第50-51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51-52页 |
·工作面推进距离对底板破坏深度的影响 | 第52-57页 |
·不同推进距离时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分布规律 | 第52-55页 |
·不同推进距离时工作面底板破坏规律 | 第55-57页 |
·采深对底板破坏深度的影响 | 第57-59页 |
·不同采深时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分布规律 | 第57-58页 |
·不同采深时工作面底板破坏规律 | 第58-59页 |
·采厚对底板破坏深度的影响 | 第59-61页 |
·不同采厚时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分布规律 | 第59-60页 |
·不同采厚时工作面底板破坏规律 | 第60-61页 |
·断层对底板破坏深度影响 | 第61-64页 |
·断层位于开切眼处 | 第61-62页 |
·断层距开切眼 60m处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5 现场工业性试验 | 第66-78页 |
·试验工作面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第66页 |
·工作面顶底板含、隔水层 | 第66-68页 |
·含水层 | 第67-68页 |
·底板隔水层 | 第68页 |
·试验工作面物探成果分析 | 第68-70页 |
·物探目的及工作原理 | 第68-69页 |
·试验工作面物探成果分析 | 第69-70页 |
·试验面突水系数和底板加固深度计算 | 第70-72页 |
·试验工作面底板注浆加固工程设计 | 第72-77页 |
·钻场、钻孔布置 | 第72-73页 |
·底板注浆工艺 | 第73-76页 |
·底板注浆改造效果评价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6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作者简历 | 第84-8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