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词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1 猪肌内脂肪硏究概况 | 第10-11页 |
2 脂肪组织中的血管系统 | 第11-13页 |
3 VEGF介导的血管生成调控机制 | 第13-16页 |
4 VEGFR-2硏究概况 | 第16-22页 |
第二章 KDR基因调控区多态性筛选 | 第22-4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2-25页 |
·实验动物 | 第22页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2页 |
·主要实验溶剂配方 | 第22-24页 |
·主要仪器及实验器械 | 第24页 |
·网络资源与生物信息学软件 | 第24-2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5-31页 |
·猪背最长肌肌肉切片 | 第25-27页 |
·KDR基因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 | 第27-29页 |
·KDR基因ATG上游约2000bp的SNP筛选 | 第29-30页 |
·突变位点基因分型 | 第30-3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1-44页 |
·肌肉切片形态学观察 | 第31-33页 |
·KDR基因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 | 第33-34页 |
·KDR基因启动子区SNP位点的筛选 | 第34-36页 |
·SNP位点基因分型 | 第36-42页 |
·二花脸个体中SNP位点与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 | 第42-44页 |
4 讨论 | 第44-46页 |
第三章 KDR基因调控区SNP位点对启动子活性影响 | 第46-6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实验样品 | 第46页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46页 |
·主要仪器及实验器械 | 第46-47页 |
·网络资源与生物信息学软件 | 第4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7-57页 |
·构建ACAGA和GTCAG两种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 | 第47-52页 |
·构建点突变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 | 第52-55页 |
·所有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启动子活性分析 | 第55-57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7-63页 |
·菌液PCR鉴定构建载体 | 第57-58页 |
·双酶切鉴定构建载体 | 第58页 |
·测序验证点突变重组载体 | 第58-59页 |
·KDR不同单倍型启动子活性分析 | 第59-61页 |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 | 第61-62页 |
·内皮细胞标记基因CD31和CD34的表达量 | 第62-63页 |
4 讨论 | 第63-66页 |
全文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