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30页 |
·引言 | 第10页 |
·胰岛素非注射剂型 | 第10-11页 |
·肺部给药 | 第10-11页 |
·黏膜给药 | 第11页 |
·经皮给药 | 第11页 |
·口服给药 | 第11页 |
·胰岛素口服给药的障碍 | 第11-12页 |
·胰岛素口服制剂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吸收促进剂和酶抑制剂 | 第12-13页 |
·脂质体 | 第12页 |
·乳剂 | 第12-13页 |
·微粒 | 第13页 |
·肠溶制剂 | 第13页 |
·药物缓控释体系 | 第13-21页 |
·载体材料 | 第14-19页 |
·制备方法 | 第19-20页 |
·释药原理 | 第20-21页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21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30页 |
第二章 载胰岛素聚乙二醇化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降血糖作用 | 第30-45页 |
·引言 | 第30-31页 |
·实验部分 | 第31-35页 |
·原料及试剂 | 第31页 |
·仪器设备 | 第31页 |
·聚乙二醇化壳聚糖(PEG-CS)的制备 | 第31-32页 |
·PEG-CS与胰岛素的相互作用 | 第32页 |
·载胰岛素PEG-CS微球的制备 | 第32页 |
·胰岛素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32-33页 |
·载药量的测定 | 第33页 |
·体外控制释放 | 第33页 |
·体内降血糖作用 | 第33-34页 |
·药理相对利用度 | 第34页 |
·表征方法 | 第34-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1页 |
·PEG-CS的表征 | 第35-36页 |
·胰岛素在PEG-CS溶液中的稳定性 | 第36-38页 |
·PEG-CS微球的形貌 | 第38页 |
·PEG-CS微球的载药量 | 第38-39页 |
·体外控制释放 | 第39-40页 |
·圆二色光谱 | 第40页 |
·降血糖作用及统计学意义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第三章 载胰岛素PLGA微球的制备优化及体外活性研究 | 第45-62页 |
·引言 | 第45-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6-51页 |
·原料及试剂 | 第46页 |
·仪器设备 | 第46-47页 |
·载胰岛素PLGA微球的制备 | 第47页 |
·载胰岛素PLGA微球的优化 | 第47-48页 |
·胰岛素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48页 |
·包封率及载药量的测定 | 第48-49页 |
·体外控制释放 | 第49页 |
·细胞抑制实验 | 第49页 |
·细胞吸收实验 | 第49-50页 |
·表征方法 | 第50-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8页 |
·胰岛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 第51页 |
·微球的包封率和载药量 | 第51-52页 |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优化的载胰岛素PLGA的形貌 | 第54-55页 |
·优化的载胰岛素PLGA微球的体外控制释放 | 第55-56页 |
·圆二色光谱 | 第56-57页 |
·细胞抑制实验 | 第57页 |
·细胞吸收实验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第四章 载胰岛素埃洛石及其复合物的体外控制释放性能 | 第62-81页 |
·引言 | 第62-63页 |
·实验部分 | 第63-66页 |
·原料及试剂 | 第63页 |
·仪器设备 | 第63页 |
·埃洛石对胰岛素的负载 | 第63页 |
·对载药埃洛石的包覆 | 第63-64页 |
·Folin-酚试剂法测定胰岛素含量 | 第64-65页 |
·包封率及载药量的测定 | 第65页 |
·体外控制释放 | 第65-66页 |
·表征方法 | 第6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6-78页 |
·埃洛石与胰岛素质量比的影响 | 第66页 |
·pH值的影响 | 第66-67页 |
·不同埃洛石复合物的红外光谱 | 第67-68页 |
·不同埃洛石复合物的EDS及SEM图 | 第68-71页 |
·不同埃洛石复合物的TEM图 | 第71-72页 |
·标准曲线 | 第72页 |
·控制释放 | 第72-76页 |
·HPMCP在不同释放介质中的溶解情况 | 第76-78页 |
·圆二色光谱图 | 第78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即将发表的论文 | 第83页 |
发明专利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