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算家有关对数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研究意义及本文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对数研究的初传阶段 | 第20-28页 |
| ·薛凤祚生平及在对数上的研究 | 第20-21页 |
| ·薛凤祚生平 | 第20页 |
| ·薛凤祚在对数上的研究 | 第20-21页 |
| ·《数理精蕴》中对数的内容研究 | 第21-24页 |
| ·《数理精蕴》介绍 | 第21页 |
| ·《数理精蕴》求对数的方法 | 第21-24页 |
| ·初传阶段对数研究的特点小结 | 第24-28页 |
| 第三章 对数研究的繁荣阶段 | 第28-48页 |
| ·戴煦及项名达在对数上的研究工作 | 第28-32页 |
| ·戴煦关于对数的研究 | 第28-30页 |
| ·项名达的开方术 | 第30-32页 |
| ·李善兰关于对数的研究 | 第32-34页 |
| ·李善兰尖锥术求解对数 | 第32-34页 |
| ·李善兰对数还原 | 第34页 |
| ·徐有壬、夏鸾翔、顾观光、邹伯奇在对数的研究 | 第34-41页 |
| ·徐有壬八线对数展开式 | 第34-36页 |
| ·顾观光对数研究 | 第36-38页 |
| ·夏鸾翔之对数研究 | 第38-40页 |
| ·邹伯奇开方术之研究 | 第40-41页 |
| ·本阶段小结 | 第41-48页 |
| 第四章 对数的第二次传入 | 第48-52页 |
| ·李善兰与伟烈亚力的《数学启蒙》和《代数学》 | 第48-49页 |
| ·华蘅芳译的《合数术》和《三角数理》 | 第49-51页 |
| ·此阶段小结 | 第51-52页 |
| 结语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