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缸柴油机冷却水腔流动不均匀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作用 | 第10页 |
·研究冷却系统对多缸机的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多缸柴油机冷却水腔模型的建立 | 第15-29页 |
·冷却水腔的组成 | 第15页 |
·三维CFD软件介绍 | 第15-21页 |
·三维CFD软件FLUENT的介绍 | 第16页 |
·流动及换热的基本控制方程 | 第16-19页 |
·CFD求解计算的方法 | 第19-20页 |
·CFD仿真的基本过程 | 第20-21页 |
·柴油机水腔计算域的几何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 | 第21-28页 |
·主要模型的建立 | 第21-24页 |
·柴油机水腔计算域的计算网格的划分 | 第24-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缸数对冷却水腔流动不均匀性的影响 | 第29-49页 |
·冷却水腔Fluent计算模型的参数设置 | 第29-31页 |
·计算模型设置 | 第29页 |
·计算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 | 第29-30页 |
·收敛标准的设定 | 第30-31页 |
·3 缸机冷却水腔水路的流场分布 | 第31-35页 |
·3 缸机冷却水腔整体流场分布 | 第31-32页 |
·3 缸机冷却水腔关键位置的流场分布 | 第32-35页 |
·4 缸机冷却水腔水路的流场分布 | 第35-38页 |
·4 缸机冷却水腔整体流场分布 | 第35-36页 |
·4 缸机冷却水腔关键位置的流场分布 | 第36-38页 |
·5 缸机冷却水腔水路的流场分布 | 第38-42页 |
·5 缸机冷却水腔整体流场分布 | 第38-40页 |
·5 缸机冷却水腔关键位置流场分布 | 第40-42页 |
·6 缸机冷却水腔水路的流场分布 | 第42-45页 |
·6 缸机冷却水腔整体流场分布 | 第42-43页 |
·6 缸机冷却水腔关键位置流场分布 | 第43-45页 |
·缸数变化对发动机冷却水腔流场的影响 | 第45-47页 |
·缸数变化对发动机冷却水腔压力场分布的影响 | 第45-46页 |
·缸数变化对发动机各缸缸盖流量分布的影响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水套结构对冷却水腔的影响 | 第49-61页 |
·水套单侧连接孔加厚对冷却水腔的影响 | 第49-54页 |
·水套单侧加厚后压力场分布 | 第49-51页 |
·水套单侧加厚后速度场分布 | 第51-54页 |
·水套两侧加厚对冷却水腔的影响 | 第54-58页 |
·水套两侧加厚后压力场分布 | 第54-56页 |
·水套两侧加厚后速度场的分布 | 第56-58页 |
·水套结构改变前后数据对比 | 第58-59页 |
·压力数据的变化 | 第58页 |
·流量数据的变化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温度条件对冷却水腔温度场的影响 | 第61-72页 |
·火力面温度对冷却水腔温度场的影响 | 第61-66页 |
·Fluent计算模型设置 | 第61页 |
·火力面温度对各缸盖温度的影响规律 | 第61-64页 |
·冷却水腔的温度场分布 | 第64-66页 |
·冷却液进口温度对冷却水腔温度场的影响 | 第66-70页 |
·Fluent计算模型设置 | 第66-67页 |
·冷却液进口温度对各缸盖温度的影响规律 | 第67-70页 |
·冷却液进口温度对关键截面温度分布的影响 | 第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2-75页 |
·全文总结 | 第72-74页 |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