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第二章 突发新闻事件的界定 | 第11-17页 |
一、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性质 | 第11页 |
二、突发新闻事件的成因 | 第11-13页 |
(一) 自然环境变化的不可预知性 | 第12页 |
(二) 意识形态、价值观等原因的驱动导致战争一触即发 | 第12页 |
(三) 人为原因导致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 | 第12-13页 |
三、突发新闻事件的特点 | 第13-16页 |
(一) 突发新闻事件的影响区域呈现扩大趋势 | 第13-14页 |
(二) 突发新闻事件的社会影响力在加深 | 第14-15页 |
(三) 突发新闻事件引发广泛的连锁反应 | 第15-16页 |
注释 | 第16-17页 |
第三章 传播学与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 | 第17-25页 |
一、突发新闻事件报道的传播特点探究 | 第17-20页 |
(一) 突发新闻事件报道的实时性 | 第17-18页 |
(二) 突发新闻事件报道的综合性 | 第18页 |
(三) 突发新闻事件报道的互动性 | 第18-20页 |
二、突发新闻事件的传播功能分析 | 第20-22页 |
(一) 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功能学说 | 第20-21页 |
(二) 哈罗德·拉斯韦尔的"环境监测功能" | 第21页 |
(三) 罗伯特·默顿学说 | 第21-22页 |
三、突发新闻事件报道的传播效果研究 | 第22-24页 |
(一) 议程设置理论与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 | 第22-23页 |
(二) "假寐"效果与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 | 第23-24页 |
注释 | 第24-25页 |
第四章 策划学与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 | 第25-36页 |
一、对突发新闻事件报道进行策划的意义 | 第25-27页 |
(一) 有利于对突发性新闻事件报道做到有法可依 | 第26页 |
(二) 有利于协调突发新闻事件报道的各个环节 | 第26-27页 |
(三) 有利于避免导向问题的出现 | 第27页 |
二、媒介机构对突发新闻事件报道的策划 | 第27-31页 |
(一) 平面媒体如何策划对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 | 第27-29页 |
(二) 电子媒体应对突发新闻事件的措施 | 第29-31页 |
三、新闻从业者对突发新闻事件报道的策划意识 | 第31-34页 |
(一) 记者应对突发新闻事件的准备工作 | 第31-33页 |
(二) 主播应对突发新闻事件的新闻素养 | 第33-34页 |
(三) 特约评论员对突发新闻事件的有效评论 | 第34页 |
注释 | 第34-36页 |
第五章 认知心理学与对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 | 第36-41页 |
一、受众的需求解读 | 第36-38页 |
(一) 受众的需求特点 | 第37页 |
(二) 受众需求心理分析 | 第37-38页 |
二、受众对突发新闻事件的认知 | 第38-40页 |
(一) 突发新闻事件的传播 | 第38页 |
(二) 受众对突发新闻事件的信息过滤 | 第38-39页 |
(三) 受众与突发新闻事件报道的反馈机制 | 第39-40页 |
注释 | 第40-41页 |
第六章 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应对机制 | 第41-45页 |
一、国家出台相关法律规范对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 | 第41-42页 |
(一) 政府发布突发新闻事件信息的原则 | 第41-42页 |
(二) 公民对应对突发新闻事件负有社会责任 | 第42页 |
二、省级媒介机构对突发新闻事件报道的应对策略 | 第42-43页 |
三、报道中要注重"人文关怀"精神 | 第43-44页 |
(一) 人文关怀的释义 | 第43页 |
(二) 重视人文关怀报道的意义 | 第43-44页 |
(三) 在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精神 | 第44页 |
注释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