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9-31页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9页 |
·铸造起重机工作特点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铸造起重机工作特点 | 第19-20页 |
·铸造起重机寿命评估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页 |
·疲劳寿命评估及动态可靠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7页 |
·疲劳寿命研究现状 | 第20-27页 |
·结构动态可靠性的研究现状 | 第27页 |
·课题来源 | 第27-28页 |
·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第28-31页 |
·研究目标 | 第28页 |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第29-31页 |
第2章 环境温度对Q345B钢疲劳行为的影响 | 第31-40页 |
·试件材料及试件形式 | 第31页 |
·温度对Q345B钢的力学性能影响 | 第31-33页 |
·不同温度(20℃~400℃)拉伸疲劳试验 | 第33-39页 |
·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应力控制疲劳试验数据 | 第35页 |
·不同环境温度下应变范围和平均应变的变化规律 | 第35-37页 |
·不同应力条件下的平均应变的变化规律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Q345B钢中温环境下的疲劳寿命预测 | 第40-55页 |
·应力疲劳公式 | 第40-42页 |
·不同温度下的应力控制疲劳寿命分析 | 第42-50页 |
·20℃下的应力控制寿命分析 | 第42-43页 |
·150℃下的应力控制寿命分析 | 第43-44页 |
·250℃下的应力控制寿命分析 | 第44-45页 |
·300℃下的应力控制寿命分析 | 第45-47页 |
·320℃下的应力控制寿命分析 | 第47-48页 |
·350℃下的应力控制寿命分析 | 第48-49页 |
·400℃下的应力控制寿命分析 | 第49-50页 |
·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应力寿命计算模型 | 第50-53页 |
·最大循环应力下的应力寿命计算模型 | 第50-51页 |
·平均应力的修正后的应力寿命计算模型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基于损伤力学的Q345B钢中温环境疲劳寿命评估 | 第55-80页 |
·损伤力学的基本理论 | 第55-59页 |
·损伤的描述 | 第55-56页 |
·有效应力与应变等价原理 | 第56页 |
·连续介质力学基本理论 | 第56-58页 |
·内变量理论 | 第58页 |
·不可逆热力学基础 | 第58-59页 |
·状态势 | 第59-60页 |
·耗散势 | 第60页 |
·疲劳损伤模型 | 第60-62页 |
·损伤变量的选取 | 第62页 |
·不同温度和应力状态条件下的损伤模型 | 第62-77页 |
·温度为 20℃下不同应力状态的损伤退化过程 | 第63-65页 |
·温度为 150℃下不同应力状态的损伤退化过程 | 第65-67页 |
·温度为 250℃下不同应力状态的损伤退化过程 | 第67-69页 |
·温度为 300℃下不同应力状态的损伤退化过程 | 第69-71页 |
·温度为 320℃下不同应力状态的损伤退化过程 | 第71-73页 |
·温度为 350℃下不同应力状态的损伤退化过程 | 第73-75页 |
·温度为 400℃下不同应力状态的损伤退化过程 | 第75-77页 |
·环境温度对损伤指数的影响 | 第77-78页 |
·不同环境温度、不同应力下的损伤退化模型 | 第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5章 基于损伤力学的铸造起重机金属结构有限元仿真 | 第80-97页 |
·有限元法分析步骤 | 第80-81页 |
·损伤力学在有限元法中的应用 | 第81-84页 |
·应力应变场与损伤场的耦合 | 第81-82页 |
·损伤计算与有限元计算的结合与实现 | 第82-84页 |
·有效应力法在ANSYS中的实现 | 第84-85页 |
·有限元寿命预测方法的计算程序 | 第84-85页 |
·有限元寿命预测方法程序流程 | 第85页 |
·铸造起重机金属结构建模网格的选择、划分和优化 | 第85-86页 |
·单元破坏判断标准 | 第86页 |
·工程算例 | 第86-96页 |
·有限元计算载荷 | 第88-92页 |
·桥架金属结构有限元分析 | 第92-94页 |
·铸造起重机桥架金属结构热力学分析 | 第94-95页 |
·结果分析 | 第95-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第6章 中温环境下Q345B钢的裂纹扩展研究 | 第97-111页 |
·试验条件 | 第97-98页 |
·不同温度下Q345B钢的疲劳寿命 | 第98页 |
·试验结果的处理计算 | 第98-100页 |
·裂纹扩展速率的计算 | 第98-99页 |
·应力强度应子幅的计算 | 第99页 |
·不同温度下的Paris公式参数的计算 | 第99-100页 |
·不同环境温度下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0-105页 |
·温度为 20℃下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0-101页 |
·温度为 150℃下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1-102页 |
·温度为 250℃下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2-103页 |
·温度为 320℃下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3-104页 |
·温度为 400℃下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4-105页 |
·环境温度T与参数C和m的拟合 | 第105-106页 |
·工程算例 | 第106-109页 |
·裂纹扩展关键参数的确定 | 第106-108页 |
·结果分析 | 第108-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第7章 基于损伤力学的动态可靠性方法研究 | 第111-121页 |
·疲劳损伤模型 | 第112-113页 |
·应力强度干涉理论 | 第113页 |
·损伤力学在应力强度干涉理论中的应用 | 第113-114页 |
·Q345B钢在不同温度下力学性能试验数据 | 第114页 |
·实例分析 | 第114-120页 |
·结构参数在不同标准差的可靠度抽样试验 | 第116-118页 |
·改变结构尺寸的可靠度抽样试验 | 第118-120页 |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第8章 总结、创新与展望 | 第121-124页 |
·总结 | 第121页 |
·结论 | 第121-122页 |
·创新点 | 第122页 |
·展望 | 第122-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2页 |
致谢 | 第132-13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33-13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项目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