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一、绪论 | 第10-20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3、研究目的 | 第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2-17页 |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3、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6-17页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7-19页 |
1、研究方法 | 第17页 |
2、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3、逻辑框架 | 第18-19页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1、创业投资 | 第20-21页 |
2、激励约束机制 | 第21-22页 |
3、创业投资激励约束机制 | 第22页 |
(二)创业投资激励约束机制的相关理论 | 第22-26页 |
1、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23页 |
2、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3-24页 |
3、激励的相关理论 | 第24-26页 |
三、我国创业投资发展概述及委托代理问题分析 | 第26-36页 |
(一)我国创业投资发展历程 | 第26-27页 |
(二)我国创业投资发展概述 | 第27-31页 |
(三)创业投资委托代理问题分析 | 第31-36页 |
1、投资者与创业投资机构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 | 第33-34页 |
2、创业投资机构与创业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 | 第34-36页 |
四、我国创业投资激励约束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 第36-45页 |
(一)投资者与创业投资机构之间的激励约束现状 | 第36-40页 |
1、对创业投资机构进行激励约束的实践 | 第36-38页 |
2、创业投资机构激励约束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8-40页 |
(二)创业投资机构与创业企业之间的激励约束现状 | 第40-45页 |
1、对创业企业进行激励约束的实践 | 第40-43页 |
2、创业企业激励约束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43-45页 |
五、案例分析 | 第45-52页 |
(一)创业投资机构激励约束机制相关案例分析——鼎晖投资 | 第45-48页 |
1、企业介绍 | 第45页 |
2、鼎晖投资的投资状况 | 第45-46页 |
3、投资者对鼎晖投资采取的激励约束措施 | 第46-48页 |
(二)创业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相关案例分析——阿里巴巴 | 第48-52页 |
1、企业介绍 | 第48页 |
2、阿里巴巴引入风险资金的过程 | 第48-49页 |
3、创业投资机构对马云团队采取的激励约束措施 | 第49-52页 |
六、我国创业投资激励约束机制构建 | 第52-61页 |
(一)投资者对创业投资机构的激励约束机制 | 第52-55页 |
1、物质激励约束机制:报酬机制 | 第52-53页 |
2、精神激励约束机制:声誉机制 | 第53-54页 |
3、公司治理结构:有限合伙制 | 第54-55页 |
(二)创业投资机构对创业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 | 第55-61页 |
1、股票期权激励约束机制 | 第56-57页 |
2、分段投资激励约束机制 | 第57-58页 |
3、可转换证券激励约束机制 | 第58页 |
4、控制权激励约束机制 | 第58-61页 |
七、完善创业投资激励约束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61-69页 |
(一)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61-63页 |
(二)完善相应的扶持政策 | 第63-64页 |
(三)拓展风险资金的筹集渠道 | 第64-66页 |
(四)大力培养创业投资人才 | 第66-68页 |
(五)加快建立中介服务体系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目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