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价值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9-11页 |
·主要内容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文献分析法 | 第11-12页 |
·综合归纳法 | 第12页 |
·比较分析法 | 第12页 |
·本文特色与不足 | 第12-13页 |
·本文特色 | 第12页 |
·本文不足 | 第12-13页 |
第2章 BOT融资模式中的关系定位 | 第13-18页 |
·BOT融资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 第13-14页 |
·BOT融资的基本概念 | 第13页 |
·BOT融资的特点 | 第13-14页 |
·BOT融资的作用 | 第14-16页 |
·缓解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增大与政府资金不足矛盾 | 第14-15页 |
·促进我国政府投资体制改革和投资结构改善 | 第15页 |
·借鉴国外经验以提高我国BOT项目管理水平 | 第15-16页 |
·有利于减少政府投资风险和培养BOT专门人才 | 第16页 |
·BOT融资中的三方关系 | 第16-17页 |
·政府与社会公众的政治关系 | 第16页 |
·政府与BOT融资项目公司的合同关系 | 第16-17页 |
·BOT融资项目公司与社会公众的服务关系 | 第17页 |
·BOT融资模式的项目公司与政府的关系 | 第17-18页 |
·政府对BOT融资项目投资需求增长 | 第17页 |
·BOT融资项目公司的投资对政府角色定位提出要求 | 第17-18页 |
第3章 BOT融资模式中政府当前角色及问题原因分析 | 第18-28页 |
·政府在BOT融资中的当前角色 | 第19-21页 |
·BOT融资项目的规划者和发起者 | 第19页 |
·BOT融资项目的项目公司的选择者 | 第19-20页 |
·BOT融资项目特许协议的当事人 | 第20页 |
·BOT融资项目监管者 | 第20页 |
·BOT融资项目中各方利益协调者 | 第20-21页 |
·政府在BOT融资中角色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1-24页 |
·政府角色的缺位 | 第21-23页 |
·政府角色的错位 | 第23-24页 |
·BOT融资中政府角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4-28页 |
·政绩考核制度不合理导致BOT融资效率下降 | 第24-25页 |
·政府在BOT融资项目中行政性垄断的存在 | 第25-26页 |
·功利主义的驱动 | 第26页 |
·BOT融资模式中的政府保证制度不完善 | 第26-27页 |
·政府在BOT融资中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 | 第27页 |
·政府职能转变不彻底 | 第27-28页 |
第4章 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 | 第28-32页 |
·美国BOT模式中的政府角色 | 第29-30页 |
·BOT融资项目专门管理机构的设立者 | 第29-30页 |
·BOT融资者利益的保护者 | 第30页 |
·BOT融资项目公司政策支持者 | 第30页 |
·日本BOT模式中的政府角色 | 第30-32页 |
·BOT融资项目机构设置者和法律法规制定者 | 第30-31页 |
·BOT融资项目公司的金融担保者 | 第31页 |
·BOT融资项目公司投资的引导者 | 第31-32页 |
第5章 BOT融资中政府角色正确定位的对策 | 第32-36页 |
·政府加强管理者角色定位 | 第32-33页 |
·政府加强推动者角色定位 | 第33页 |
·政府努力做好服务者角色 | 第33-35页 |
·政府加强监督者角色定位 | 第35页 |
·政府合理定位协商者角色 | 第35页 |
·政府真正做到公众权益的保护者角色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