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缩略词 | 第6-9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盐碱地开发利用方式与植物耐盐性 | 第9页 |
·植物的耐盐机制 | 第9-11页 |
·Na~+区域化与植物耐盐性 | 第10页 |
·Na~+/ K~+平衡与植物耐盐性 | 第10页 |
·渗透保护物质积累与植物耐盐性 | 第10页 |
·抗氧化能力与植物耐盐性 | 第10-11页 |
·耐盐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11-16页 |
·真盐生植物的特征 | 第11-12页 |
·真盐生植物耐盐的分子机制 | 第12页 |
·Na~+/H~+逆向转运蛋白与水孔蛋白简介 | 第12-13页 |
·Na~+/H~+逆向转运蛋白与水孔蛋白的基本结构 | 第13页 |
·Na~+/H~+逆向转运蛋白与水孔蛋白的表达模式 | 第13-15页 |
·Na~+/H~+逆向转运蛋白与水孔蛋白的功能 | 第15-16页 |
·展望 | 第16-17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7-24页 |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植物材料 | 第17页 |
·质粒载体及菌种 | 第17页 |
·主要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17页 |
·实验方法 | 第17-24页 |
·核酸提取 | 第17-18页 |
·TIP1-1、NHX1及NHX2的克隆 | 第18-20页 |
·拟南芥超表达载体构建 | 第20-21页 |
·转化拟南芥 | 第21页 |
·转基因拟南芥筛选 | 第21页 |
·PCR检测转基因植株 | 第21页 |
·转基因植株的目的基因拷贝数的检测 | 第21页 |
·转基因植株在不同盐浓度处理下的幼苗期形态分析 | 第21-22页 |
·转基因植株在盐胁迫下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分析 | 第22页 |
·转基因拟南芥在盐处理下鲜重的测定 | 第22页 |
·转基因拟南芥在盐处理下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22-23页 |
·转基因拟南芥在盐处理下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3-24页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4-41页 |
·拟南芥TIP1-1、NHX基因编码区克隆及转基因载体构建 | 第24-25页 |
·拟南芥总RNA提取及检测 | 第24页 |
·三种基因克隆及测序 | 第24-25页 |
·表达载体构建 | 第25-26页 |
·PMD18-T-基因以及空载体的双酶切 | 第25页 |
·菌落PCR及双酶切检测 | 第25页 |
·农杆菌菌落PCR | 第25-26页 |
·转基因植株筛选 | 第26-27页 |
·转基因拟南芥PCR检测 | 第27-30页 |
·转基因植株的PCR验证 | 第27-28页 |
·转基因植株拷贝数的验证 | 第28-29页 |
·目的基因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表达量 | 第29-30页 |
·盐处理对转基因拟南芥的影响 | 第30-41页 |
·盐处理对转基因拟南芥幼苗的影响 | 第30-34页 |
·正常条件和盐处理下对转基因拟南芥的形态影响变化 | 第34-35页 |
·盐处理对转基因拟南芥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影响 | 第35-36页 |
·盐处理对转基因拟南芥鲜重的影响 | 第36-37页 |
·盐处理对转基因拟南芥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盐处理对转基因拟南芥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38-41页 |
第4章 讨论 | 第41-44页 |
·转基因拟南芥在不同盐处理下的幼苗形态分析 | 第41-42页 |
·转基因拟南芥在盐处理下的生理生化分析 | 第42-44页 |
·转基因拟南芥在低盐浓度下的生理分析 | 第42-43页 |
·转基因植株在高盐浓度下的生理分析 | 第43-4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