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选题背景与立论依据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8-19页 |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9-2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3-31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中小企业概念的界定 | 第23-24页 |
·就业质量概念的界定 | 第24页 |
·农村转移劳动力概念的界定 | 第24-25页 |
·中小企业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质量概念内涵 | 第25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5-31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5-26页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26-28页 |
·霍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 第28-29页 |
·劳资互利理论 | 第29-31页 |
3 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与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分析 | 第31-41页 |
·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分析 | 第31-35页 |
·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第31页 |
·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特点 | 第31-35页 |
·山西省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分析 | 第35-41页 |
·山西省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现状 | 第35-37页 |
·山西省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特点 | 第37-41页 |
4 山西省中小企业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质量评价模型 | 第41-55页 |
·山西省中小企业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1-48页 |
·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第41页 |
·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分析 | 第41-45页 |
·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确定 | 第45-48页 |
·山西省中小企业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 第48-55页 |
·就业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 | 第48页 |
·就业质量评价的基本步骤 | 第48-55页 |
5 山西省中小企业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质量评价研究 | 第55-75页 |
·调查问卷设计 | 第55-58页 |
·调查问卷设计目的、原则及内容 | 第55-56页 |
·调查样本的选取和问卷的发放 | 第56-57页 |
·调查样本统计分析 | 第57-58页 |
·调查问卷的效度及信度检验 | 第58-61页 |
·调查问卷效度检验 | 第58-59页 |
·调查问卷信度检验 | 第59-61页 |
·山西省中小企业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 第61-75页 |
·就业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61-65页 |
·就业质量综合评价结果的测算 | 第65-71页 |
·准则层评价结果的分析 | 第71-73页 |
·目标层评价结果的分析 | 第73-75页 |
6 政策与建议 | 第75-83页 |
·优化中小企业管理体制机制 | 第75-79页 |
·健全绩效考核机制 | 第75-76页 |
·规范企业薪金制度 | 第76-77页 |
·完善企业晋升机制 | 第77页 |
·优化企业培训机制 | 第77-78页 |
·强化民主管理机制 | 第78页 |
·完善劳动保障机制 | 第78-79页 |
·改善中小企业工作环境 | 第79-80页 |
·改善工作的物理环境 | 第79-80页 |
·改善工作的安全环境 | 第80页 |
·改善工作的心理环境 | 第80页 |
·增进中小企业人文关怀 | 第80-83页 |
·建立有效工会组织 | 第80-81页 |
·建立优秀企业文化 | 第81-83页 |
7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83-87页 |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83-84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84页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84-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附录 | 第91-97页 |
致谢 | 第97-9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