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储层中原油裂解的模拟实验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25页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0页
  一、原油裂解气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二、TSR反应的研究现状第15-18页
  三、固体沥青的研究现状第18-20页
 第二节 原油裂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20页
 第三节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第20-25页
  一、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1页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第21-22页
  三、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22-23页
  四、论文工作量第23-25页
第二章 储层介质环境对原油裂解生气的影响第25-39页
 第一节 引言第25-26页
 第二节 样品及实验方法第26-28页
  一、实验样品第26页
  二、原油裂解生气模拟实验第26-28页
 第三节 不同储层介质环境下原油裂解气态烃产率特征第28-33页
  一、原油裂解过程中水的作用第28-32页
  二、原油裂解过程中矿物的作用第32-33页
 第三节 不同储层介质环境下原油裂解的气态烃碳同位素特征第33-37页
  一、水对原油裂解的气态烃碳同位素值影响第33页
  二、矿物对原油裂解的气态烃碳同位素值影响第33-37页
 第四节 小结第37-39页
第三章 TSR对原油裂解生气的影响第39-49页
 第一节 引言第39页
 第二节TSR对原油裂解生气的影响第39-45页
  一、TSR对气态产物产率影响第39-40页
  二、TSR对气态产物组成的影响第40-43页
  三、TSR对原油裂解生气的同位素值影响第43-45页
 第三节 不同水介质条件对TSR反应的影响第45-47页
  一、盐度对TSR反应的影响第45-46页
  二、pH对TSR反应的影响第46-47页
 第四节 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 原油裂解过程中固体沥青的形成与演化第49-61页
 第一节 引言第49页
 第二节 样品及实验第49-50页
 第三节 结果讨论第50-58页
  一、气态烃的产率特征第50-55页
  二、气态烃碳同位素特征第55页
  三、固体沥青的产率特征第55-57页
  四、固体沥青与甲烷转换率的建立第57-58页
 第四节 固体沥青及原油沥青质裂解生气模拟实验第58-60页
  一、引言第58页
  二、样品及实验第58页
  三、结果与讨论第58-60页
 第五节 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基于固体沥青的原油裂解气资源量评价—以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气藏为例第61-73页
 第一节 引言第61-62页
 第二节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气藏的地质背景第62-67页
  一、鲕滩气藏的基本特征第62-64页
  二、川东北地区的构造演化第64-67页
 第三节 川东北飞仙关组储层固体沥青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探讨第67-71页
  一、固体沥青的元素组成及碳同位素特征第67-70页
  二、固体沥青反射率特征第70-71页
 第四节 基于固体沥青的原油裂解气资源量评价第71-72页
 第五节 小结第72-73页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第73-76页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第73-74页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第74-75页
 第三节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5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哀牢山构造带及邻区古生代碎屑沉积物源示踪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下一篇:页岩气生成过程及其碳氢同位素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