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六种忍冬科植物的生态效应研究

缩略词第1-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3页
   ·研究背景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13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3-23页
   ·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第13-16页
     ·碳氧平衡第13页
     ·降温增湿第13-14页
     ·滞尘效应第14页
     ·抑菌效应第14-15页
     ·吸收有害气体效应第15页
     ·其他效应第15-16页
   ·园林植物生态功能研究进展第16-21页
     ·释氧固碳第17-18页
     ·降温增湿第18-19页
     ·滞尘第19-20页
     ·抑菌第20-21页
     ·吸收有害气体第21页
   ·展望第21-23页
第三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3-30页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第23页
   ·试验材料第23-24页
   ·试验方法第24-30页
     ·树体基础数据的测定第24-25页
     ·光合速率测定第25页
     ·光能利用率、水分利用率的计算第25页
     ·碳氧平衡能力的计算第25-26页
     ·蒸腾增湿降温能力的计算第26-27页
     ·滞尘能力的测定第27-28页
     ·抑菌能力的测定第28页
     ·对重金属吸存能力的测定第28-29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29-30页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第30-61页
   ·6 种忍冬科植物的光合特性第30-48页
     ·6 种忍冬科植物的光合日变化规律第30-38页
       ·同一植物在不同月份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第30-35页
       ·同一月份不同植物光合速率日变化比较第35-38页
     ·6 种忍冬科植物光合月变化规律研究第38-44页
     ·6 种忍冬科植物光合速率差异性比较第44-46页
       ·同一树种在不同月份光合速率差异性比较第44-45页
       ·同一月份不同树种光合速率差异性比较第45-46页
     ·叶片温度、光合有效辐射与光合速率的相关性分析第46-47页
     ·本节小结与讨论第47-48页
   ·6 种忍冬科植物生态效益比较第48-61页
     ·不同植物的固碳释氧量比较第48-52页
       ·6 种忍冬科植物光能利用效率比较第48-50页
       ·6 种忍冬科植物的日固碳释氧量第50-51页
       ·6 种忍冬科植物单位叶面积的日固碳释氧能力差异的分析第51-52页
     ·不同植物的降温增湿能力比较第52-55页
       ·6 种忍冬科植物的日降温增湿值的比较第52-53页
       ·6 种忍冬科植物单位叶面积的日降温增湿差异的分析第53-54页
       ·6 种忍冬科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比较第54-55页
     ·不同植物的滞尘功能第55-56页
       ·6 种忍冬科植物在不同时间内的滞尘能力第55-56页
     ·不同植物的抑菌能力比较第56-57页
     ·不同植物对重金属的吸存能力比较第57-58页
     ·6 种忍冬科植物综合生态效益比较第58-59页
     ·本节小结与讨论第59-61页
第五章 结论第61-65页
   ·结论第61-63页
     ·净光合速率(Pn)第61页
     ·光能利用效率(LUE)第61-62页
     ·水分利用效率(WUE)第62页
     ·碳氧平衡作用第62页
     ·降温增湿作用第62页
     ·滞尘能力第62-63页
     ·杀菌能力第63页
     ·吸存重金属的能力第63页
   ·建议第63-65页
     ·应用建议第63-64页
     ·深入研究建议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种外来菊科植物入侵对AM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及其互作反馈
下一篇:巴氏醋杆菌对环境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及提高冻干存活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