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1 前言 | 第11-21页 |
·益生菌概述 | 第11-13页 |
·益生菌的概念和功能 | 第11页 |
·嗜酸乳杆菌 | 第11-12页 |
·胞外多糖 | 第12-13页 |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概述 | 第13-15页 |
·TGEV的病原学特征 | 第13-14页 |
·TGEV的培养特性 | 第14页 |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临床症状与致病机理 | 第14页 |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现状 | 第14-15页 |
·TLR3概述 | 第15-18页 |
·Toll样受体概述 | 第15-16页 |
·Toll样受体信号转导途径 | 第16-17页 |
·TLR3 | 第17-18页 |
·细胞因子概述 | 第18-19页 |
·细胞因子的概念 | 第18页 |
·干扰素 | 第18-19页 |
·IL-6 与IL-8 | 第19页 |
·目的及意义 | 第19-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9页 |
·材料 | 第21-23页 |
·菌株 | 第21页 |
·细胞 | 第21页 |
·病毒 | 第21页 |
·主要试验试剂 | 第21页 |
·主要试验仪器 | 第21-22页 |
·主要溶液的配置 | 第22-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29页 |
·嗜酸乳杆菌胞外多糖的粗提取与抗TGEV的作用 | 第23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LR3、IL-6、IL-8、IFN-γ m RNA表达量的变化 | 第23-27页 |
·ELISA检测IL-6、IL-8、IFN-γ 蛋白表达量的变化 | 第27页 |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水平 | 第27-28页 |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28-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43页 |
·嗜酸乳杆菌胞外多糖的抗病毒效果测定 | 第29页 |
·TLR3、IL-6、IL-8 和IFN-γ m RNA表达量的相对变化 | 第29-40页 |
·目的基因片段扩增 | 第29-30页 |
·标准品质粒的构建 | 第30-37页 |
·TLR3、IL-6、IL-8 和IFN-γ m RNA表达量的相对变化 | 第37-40页 |
·IL-6、IL-8 和IFN-γ 蛋白表达量的相对变化 | 第40-42页 |
·IL-6 蛋白表达量的相对变化 | 第40-41页 |
·IL-8 蛋白表达量的相对变化 | 第41页 |
·IFN-γ 蛋白表达量的相对变化 | 第41-42页 |
·Western blot示NF-κB的核内表达情况 | 第42-43页 |
4 讨论 | 第43-48页 |
·胞外多糖的抗病毒效果 | 第43页 |
·TLR3与NF-κB表达量的变化 | 第43-45页 |
·IL-6、IL-8 和IFN-γ 表达量的变化 | 第45-48页 |
5 结论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