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的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的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贫困文化及其表现 | 第14-26页 |
·农村贫困文化的概念及界定 | 第14-18页 |
·农村贫困文化的概念 | 第14-15页 |
·农村贫困文化的主体 | 第15-17页 |
·农村贫困文化的性质 | 第17-18页 |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贫困文化的表现 | 第18-26页 |
·小福即安,消极无为的人生观 | 第19-20页 |
·读书无用,从众随俗的教育观 | 第20-21页 |
·小农本位,重农轻商的经济观 | 第21-22页 |
·盲目攀比,缺乏统筹的消费观 | 第22-23页 |
·盲目跟从,求神拜祖的宗教观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农村贫困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负面影响及原因 | 第26-36页 |
·农村贫困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负面影响 | 第26-29页 |
·农村贫困文化使新农村建设缺乏必需的文化动力 | 第26-28页 |
·农村贫困文化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脱贫解困的进程 | 第28-29页 |
·农村贫困文化对新农村建设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 | 第29-36页 |
·文化教育贫困是形成贫困文化的决定力量 | 第30-31页 |
·宗族意识是农民的选择性困惑 | 第31-32页 |
·不良消费习惯是农民的内在障碍 | 第32-34页 |
·淡薄的生态意识是农民思想的外力作用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贫困文化的对策 | 第36-54页 |
·重构反贫困文化的价值体系,实现文化富农 | 第36-41页 |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重视农民的文化主体作用 | 第36-37页 |
·倡导文化扶贫,加强文化扶贫力度 | 第37-39页 |
·加大宣传力度的引导,强化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自觉 | 第39-41页 |
·畅通农村反贫困文化路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第41-46页 |
·加快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村整体文化水平 | 第41-43页 |
·强化农业科技意识,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 第43-44页 |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 第44-46页 |
·发挥政府反贫困的文化引领作用,促进社会和谐 | 第46-54页 |
·高度重视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抓好农村的教育工作 | 第47-48页 |
·农民转变其自身的思想观念,实现角色的准确定位 | 第48-49页 |
·倾听农民的心声,树立优秀农民的典型示范作用 | 第49-50页 |
·大力扶持优秀民间文化,充实农民的精神生活 | 第50-51页 |
·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 | 第51-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