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伦·雷乃(Alain Renais)前后期作品的“意识流”叙事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标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文献分析法 | 第12-13页 |
·文本分析法 | 第13页 |
·个案分析法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3 作品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 第17-18页 |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理论 | 第18-19页 |
·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 | 第19-21页 |
·意识流文学流派 | 第21-23页 |
4 阿伦雷乃前后期代表作品个案分析 | 第23-43页 |
·前期代表作品《广岛之恋》的文本个案分析 | 第23-33页 |
·文本的第一层表意系统 | 第23-26页 |
·文本的第二层表意系统 | 第26-33页 |
·后期代表作品《吸烟/不吸烟》的文本个案分析 | 第33-43页 |
·叙述与故事的关系 | 第34-40页 |
·叙事与故事的关系 | 第40-43页 |
5 阿伦雷乃前后期电影美学转变 | 第43-50页 |
·“意识流”在雷乃前后期作品中被不同的方式呈现 | 第43-46页 |
·“联结式”声画蒙太奇 | 第43-44页 |
·“解域化”树型叙事结构 | 第44-45页 |
·叙事视点的转变 | 第45-46页 |
·“意识流”所要表述的议题变化 | 第46-50页 |
·潜意识与意识的转变和本我与超我的关系 | 第46-47页 |
·潜意识与偶然性和潜意识与必然性的关系 | 第47-48页 |
·“不安”主题的延续 | 第48-50页 |
6 阿伦雷乃电影对于本土电影的启示 | 第50-53页 |
·对于本土电影叙事上的启示 | 第50-51页 |
·对于本土电影主题上的启示 | 第51-53页 |
附录 关于阿伦雷乃的生平与作品 | 第53-55页 |
参考书目 | 第55-5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