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第1-7页 |
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6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16-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8-22页 |
·南海构造演化方面的研究 | 第18-19页 |
·菲律宾海构造演化方面的研究 | 第19-20页 |
·南海-菲律宾海海域区域地球物理方面的研究 | 第20-21页 |
·有关卫星重磁方面的研究 | 第21-22页 |
·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 | 第22页 |
§1.3 论文研究方案 | 第22-25页 |
·论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1.4 主要工作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大地构造与地球物理背景 | 第26-36页 |
§2.1 南海及菲律宾海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第26-29页 |
·南海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第26-27页 |
·菲律宾海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第27-29页 |
§2.2 南海及菲律宾海地球物理背景 | 第29-34页 |
·南海及菲律宾海海域重力异常特征 | 第29-31页 |
·南海及菲律宾海海域磁异常基本特征 | 第31-32页 |
·南海及菲律宾海海域热流分布特征 | 第32-33页 |
·南海及菲律宾海海域地震震源分布及地震成像方面的特征 | 第33-34页 |
§2.3 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菲律宾海-南海海域岩石圈磁异常特征分析 | 第36-68页 |
§3.1 岩石圈磁异常分析方法 | 第36-47页 |
·常规分析方法 | 第36-38页 |
·磁异常模量与解释方法 | 第38-43页 |
·多尺度分析方法 | 第43-47页 |
§3.2 岩石圈磁异常模型的各分量特征 | 第47-50页 |
·岩石圈磁异常模型的分量计算 | 第47-48页 |
·南海与菲律宾海三分量磁异常 | 第48-50页 |
§3.3 岩石圈磁异常特征及原因分析 | 第50-65页 |
·岩石圈磁异常三分量特征 | 第50-55页 |
·岩石圈磁异常模量特征 | 第55-56页 |
·岩石圈浅部深部特征 | 第56-65页 |
§3.4 分析与讨论 | 第65-66页 |
§3.5 小结 | 第66-68页 |
第四章 菲律宾海与南海岩石圈 | 第68-80页 |
§4.1 剖面位置及数据来源 | 第68-69页 |
§4.2 反演基本原理 | 第69-71页 |
·模型正演 | 第69-70页 |
·反演目标函数的构建 | 第70-71页 |
§4.3 剖面反演结果及解释 | 第71-75页 |
·A剖面反演结果及解释 | 第71-72页 |
·B剖面反演结果及解释 | 第72-75页 |
§4.4 南海与菲律宾海岩石圈相互作用 | 第75-79页 |
·南海地壳在马尼拉海沟处的俯冲作用 | 第75-77页 |
·菲律宾海地壳在菲律宾岛弧处的俯冲作用 | 第77-79页 |
§4.5 小结 | 第79-8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