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思路和结构框架 | 第12-15页 |
| ·本文创新点 | 第15-16页 |
| 第2章 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综述 | 第16-28页 |
| ·财务危机的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 ·财务危机预警的定性分析研究 | 第17-19页 |
| ·风险分析调查法 | 第17页 |
| ·“三个月资金周转表”分析法 | 第17-18页 |
| ·管理评分法 | 第18页 |
| ·“四阶段症状”分析法 | 第18-19页 |
| ·财务危机预警的定量分析研究 | 第19-26页 |
| ·关于预警指标的研究综述 | 第19-22页 |
| ·财务预警模型研究综述 | 第22-26页 |
| ·现有研究的评价及发展趋势 | 第26-28页 |
| 第3章 高新技术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理论分析 | 第28-38页 |
| ·高新技术制造业行业分析 | 第28-33页 |
| ·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界定范围 | 第28页 |
| ·高新技术制造业发展状况 | 第28-30页 |
| ·高新技术制造业建立财务预警模型必要性 | 第30-33页 |
| ·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理论 | 第33-38页 |
| ·风险管理理论与财务预警 | 第33-34页 |
| ·公司危机管理理论与财务预警 | 第34页 |
| ·不对称信息理论与财务预警 | 第34-35页 |
| ·信号传递理论与财务预警 | 第35-36页 |
| ·委托代理理论与财务预警 | 第36-38页 |
| 第4章 高新技术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设计 | 第38-50页 |
| ·研究样本的选择 | 第38-41页 |
| ·财务危机公司样本选择 | 第38-39页 |
| ·财务正常公司样本选择 | 第39-40页 |
| ·财务数据的选取 | 第40-41页 |
| ·预警指标的选择 | 第41-47页 |
| ·选择原则 | 第41-42页 |
| ·本文预警指标的具体选择 | 第42-47页 |
| ·研究方法和模型概述 | 第47-48页 |
| ·因子分析法基本思想 | 第47页 |
| ·二元 logistic 回归模型 | 第47-48页 |
| ·研究基本程序 | 第48-50页 |
| 第5章 高新技术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实证分析 | 第50-73页 |
| ·研究假设 | 第50页 |
| ·财务预警指标的初步筛选 | 第50-57页 |
| ·财务预警指标的正态性检验 | 第50-51页 |
| ·均值差异性检验 | 第51-57页 |
| ·因子分析 | 第57-65页 |
| ·KMO 和 Bartlett 球形度检验 | 第57页 |
| ·因子提取 | 第57-59页 |
| ·因子解释 | 第59-62页 |
| ·求解因子得分 | 第62-65页 |
| ·二元 logistic 回归模型的构建与分析结果 | 第65-73页 |
| ·二元 logistic 回归模型的构建 | 第65-69页 |
| ·Hosmer-Lemeshow 检验 | 第69页 |
| ·模型回代检验 | 第69-73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 ·研究结论 | 第73-74页 |
| ·本文局限性 | 第74页 |
| ·未来发展空间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