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我国西部工业污染概述 | 第10-18页 |
第一节 工业污染的概念及其危害 | 第10页 |
第二节 我国西部工业污染的现状 | 第10-14页 |
一、西部工业废气污染的现状 | 第11-12页 |
二、西部工业废水污染的现状 | 第12-13页 |
三、西部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的现状 | 第13-14页 |
第三节 我国西部地区工业污染的的成因及其特点 | 第14-17页 |
一、产业结构方面的因素 | 第14-15页 |
二、政府政策方面的因素 | 第15页 |
三、技术人才方面的因素 | 第15-16页 |
四、环保法律意识方面的因素 | 第16-17页 |
五、资金投入方面的因素 | 第17页 |
第四节 控制我国西部工业污染的意义 | 第17-18页 |
一、控制西部工业污染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 第17页 |
二、控制西部工业污染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 第17-18页 |
三、控制西部工业污染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 第18页 |
第二章 国外对于工业污染的治理措施及启示 | 第18-23页 |
第一节 澳大利亚环境治理的概况分析 | 第18-20页 |
第二节 俄罗斯环境治理的概况分析 | 第20-21页 |
第三节 日本环境治理的概况分析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当前我国工业污染控制的相关法律机制分析 | 第23-28页 |
第一节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简析 | 第23-25页 |
第二节 我国的环境资源许可制度简析 | 第25-26页 |
第三节 我国的清洁生产制度简析 | 第26-27页 |
第四节 我国的环境资源突发事件应急制度简析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关于西部工业污染治理的对策研究 | 第28-38页 |
第一节 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 第29-30页 |
一、从源头上进行污染控制 | 第29页 |
二、加强宏观调控政策的针对性 | 第29页 |
三、严格限制污染向西部地区转移 | 第29-30页 |
四、优化西部地区工业产业结构 | 第30页 |
第二节 扶持西部地区生态环保产业发展 | 第30-32页 |
第三节 完善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制度 | 第32-34页 |
第四节 完善我国西部地区工业污染控制的法律制度 | 第34-38页 |
一、建立我国西部工业污染防治的结构性立法 | 第34-35页 |
二、健全我国西部工业污染防治的内容性立法 | 第35-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